真牛!宁乡42岁农民身揣54项国家发明专利(图)
宁乡农民熊立寅的发明专利转化为了成果,移动式无污染焚烧炉在宁乡、浏阳、望城等地试点推广。长沙晚报记者 贺文兵 摄
长沙晚报记者 贺文兵
宁乡农民熊立寅爱上发明后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已获得54项国家发明专利,被称为“发明达人”。其中,他研发的移动式无污染焚烧炉转化为成果,实现对病死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一发明成果不仅被长沙市政府列入长沙市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首选方案,还被省“两型办”作为十大清洁低碳技术在宁乡、浏阳、望城等县区进行试点推广。同时,广东、四川等地的畜牧部门也有意向引进……昨日,记者见到了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农民,其背后的故事让人感叹:“高手在民间”!
与猪打了20多年的交道
今年42岁的熊立寅出生在宁乡县青山桥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上世纪80年代末,他考入了宁乡职业中专。“毕业后的20年时间里,我都是和猪打交道。”熊立寅告诉记者,他先后在畜牧场干过兽医,承包食堂养过猪。
在与猪打交道的20多年里,熊立寅明白,当曽医、养猪都是技术活,没文化、没知识靠蛮干成不了气候。意识到自己学历较低,熊立寅时刻不忘充电学习。2009年,他自修考上湖南农业大学的本科,毕业后还考上了该校的研究生,圆了自己的“文化梦”。
研究生毕业后,熊立寅回到老家办起了养猪场,他不仅自己养猪,还带领村民一起养。“村民家的猪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来找我,因为他们知道我干过曽医,相信我。”熊立寅说。
黄浦江上的病死猪让他爱上发明
2013年3月11日,央视新闻频道《上海黄浦江水源保护区出现大量死猪漂浮》以及3月15日深圳卫视《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上海已打捞超过6000头死猪》的骇人新闻惊动全国。在养猪领域有着20多年经验的熊立寅感触极大,他开始思考如何来治理病死动物而无污染,此时,发明“移动式无污染焚烧炉”的想法在他心中萌芽。
“我国目前对废弃畜禽的处理主要有深埋、焚烧、化制、直接堆肥四种方式,但均有明显弊端,一定程度上仍会造成土壤、地下水、大气等生态环境的污染。”熊立寅告诉记者,由于很多养殖户嫌麻烦,会把病死猪随意丢弃到河里,这给水源环境造成了重大隐患。
在移动式无污染焚烧炉研发初期,熊立寅经常去河里打捞动物尸体,有些母猪重达三四百斤,加上泡的时间长,气味恶臭,常常需要七八个人抬回来做实验,其中的苦楚只有自己能体会。基于这些难题,熊立寅发明了移动式焚烧炉。“它的好处是能及时发现丢弃的动物尸体并就地焚烧处理,陆地用专用车辆移动,江河用专用船只移动,无需对动物尸体进行转运、冷藏,控制了疫情传播。”
为了改克技术难关,熊立寅先后100多次去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找专家请教,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去年6月,他的移动式无污染焚烧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移动式无污染焚烧炉在多地推广
拿到发明专利证书后,熊立寅辗转全国各地,找实业公司合作,想把发明专利转化为成果。“跑了30多家企业,他们一打听我的身份是农民后,毫不客气地把我推出了门,还说‘你这种骗子我们见得多了’。”熊立寅回忆起这心酸的一幕幕时,眼里满是泪水。
心灰意冷的他回到宁乡后来到宁乡经开区碰运气。这次,他遇到了伯乐——在经开区办实业的宁乡人张林。张林对熊立寅的发明专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经过探讨、调研、分析后,张林决定和熊立寅一起干,并成立了“山河美”科技环保公司。
今年5月,第一台移动式无污染焚烧炉面世,产品技术标准通过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审定。它不仅被长沙市政府列入长沙市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首选方案,还被省“两型办”作为十大清洁低碳技术在宁乡、浏阳、望城等县(市、区)进行试点推广。同时,广东、四川等地畜牧部门也有意向引进。
发明专利转化为成果后,熊立寅没有在研究发明的路上止步,接下来,他将专攻农业生态领域的研究发明。据悉,至今,他已获得了“鸡粪添加微生物降解除臭解污”、“生猪养殖区粪尿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农田土壤生态平衡”等54项国家发明专利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