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长沙男子花2500欧元骑行7国(图)

25.11.2015  10:40

邬惠林欧洲骑行路线

  红网长沙11月25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覃剑 方瑜)世界那么大,每个人都只能去看看其中的一部分。另外那些,不如就靠听听别人的旅行来感受。昨日,一位长沙的骑行“发烧友”找到本报,说起他用28天骑行欧洲7国,并翻越阿尔卑斯山脉的经历。采访过程中,他不太会描述沿途的风景,却对行程中的人印象深刻。

  11月24日,离邬惠林从欧洲回国不到8天。和记者见面之前,52岁的他把个人名片更新了。名片上第一行加了这些字——“世界上第一个骑单车从日内瓦翻越阿尔卑斯山脉骑行到罗马的人”。

  在他成功翻越阿尔卑斯山时,法国巴黎发生系列恐袭。在那之前一个多星期,邬惠林还骑着山地车在共和国广场转过圈。

   全程用28天2500欧元骑行欧洲7国

  据邬惠林说,是一只他发明的“红薯烤锅”给了他骑行欧洲的机会——波兰华沙的一位商人看中了这项专利,约他恳谈。10月19日,邬惠林带着组装的山地车从北京乘飞机抵达了华沙。

  10月20日上午,邬惠林开始从华沙骑行。一路边走边看,邬惠林经过德国、荷兰、比利时。然后,他到了法国。

  11月5日,邬惠林在巴黎骑行。“到处都是打流的人。”他跟记者说,街道上有一些年轻人,手插在裤口袋里,走得很悠闲,看着像无业人员。11月13日晚,巴黎发生恐怖袭击时,邬惠林已经翻过了阿尔卑斯山脉,抵达意大利境内。他表示,当地的气氛不是很紧张,只在电视里看到过很多相关报道。14日他到达罗马时,街上有很多警察,“巡查应该是加强了。

  访谈中,邬惠林很少对风景做描述。不过,跨越阿尔卑斯山脉途中的景色让他难忘。他说,意大利的橄榄树漫山遍野,还可以看到成群的野山羊。“至今还记得,雪山下的湖塞尼山湖特美!”他回忆说,“目测比烈士公园的湖大20倍”。到地中海时,邬惠林还脱光衣服游了大概1000米。

  不过,这段路很漫长,要经过雪山,很多时候还要扛着单车翻山。而且,邬惠林此前多次通过网络搜索,还询问了几十个资深车友与国外朋友,都没找到到日内瓦到罗马的路线。“我跋山涉水,带着3天干粮,翻过阿尔卑斯山脉才到罗马。”他说。

  11月16日,邬惠林从罗马乘机回国。这28天的时间,他骑行经过了7个国家,总成本只花了2500欧元(按11月24日汇价算,约17000元人民币)。“吃饭很便宜,就是住宿要花些钱。”邬惠林说,2500欧元中,有1000欧元是波兰的商人朋友赞助的。

   途中误上高速,车被警察拖到小树林

  旅途也有“囧事”。邬惠林说,他曾几次因为走错路被当地警方“强行转移”。

  10月24日前后,他到达波兰与德国边境附近。一直跟着导航走的他被带上了当地的一条高速。刚到达路口,一个穿着制服的交通警察就开着拖车来了。

  邬惠林说,警察小伙没交流几句,就把他的自行车搬进了拖箱,带着他“leave”(离开)。这个警察英文较差,两人交流并不太顺畅。最后,邬惠林和山地车被扔在了当地一个小树林里,“绕了个把小时才找到方向”。

  车道也是要注意的。邬惠林说,必须走设置了允许骑行标牌的道路。在比利时境内,他曾因误解当地的标牌,再一次被警察劝离相应的道路。

  回想起整段旅程,邬惠林说受过不少人的“恩惠”。11月1日下午,邬惠林到达荷兰境内,自行车座椅坏了。路边单车店的帅哥四处翻配件,最后用自行车内胎临时做了固定,还不收钱。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邬惠林说。比如,波兰有些地方不习惯使用欧元。骑行不久,邬惠林身上的波兰币没了,他进一家小店买香蕉,想用欧元换一些波兰币。店里的营业员拒绝了他。但出店门时,女店员往他包里塞了几根香蕉,说免费送。

  之后,邬惠林也曾在巴黎帮一位女士调修过自行车。这个女孩为他唱了很多歌,还联系了瑞士的一位朋友,为他此后的旅行提供了一天免费食宿。

   其人

   汽车买了15年里程不足14万公里

  为何要去欧洲骑行?“一是我本身就喜欢骑车;另外因为我是个发明家,想去考察下国外(的情况)。”邬惠林说。

  11月24日下午,长沙开福区金鹰小区附近,邬惠林手上拿着几份专利证书,不断跟记者强调他“发明家”的身份。那辆“穿越欧洲七国”的山地车,车尾装着一种门型扶手后架。这个车架就是邬惠林的专利。上文提到的“红薯烤锅”也是。邬惠林的名片上共写着8个“世界上第一个……的人”,其中6个与发明相关。

  那另外2个第一,是邬惠林两段骑行经历。一个是这次翻越阿尔卑斯山脉,一个是“世界上第一个骑单车1万公里穿越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到昆明再骑到拉萨的人”。

  邬惠林从不掩饰对骑行的热爱。他家里的汽车买了15年,至今里程不足14万公里。这次骑行,他一直跟国防科技大学的同窗分享照片。他手机内储存的相关图片多达2000多张。“大学同学群里,以前就我一个人骑单车。现在已经有五个人都不开车,改成骑车了。”邬惠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