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哥”逛遍长沙60多家超市 寄出百封举报信/图
邓华向记者展示3个月的“战利品”,上百份超市违规标签。
核心提示
长沙一“较真哥”,3个月来每天去各大超市“找茬”,并以“标签不规范”为由,向物价部门寄出了百封举报信。他说,自己有工作、有收入,不需要炒作,也不需要以此追讨赔偿,只希望每个人都能明明白白消费。
■记者 梁筱石 张浩 实习生 蒋白梅
3个月时间,长沙男子邓华逛遍了当地60多家大型超市,只专注一件事:“找茬”。11月17日,他向记者展示了3个月的“战利品”:上百张超市商品标签不规范的照片。
“虽然都是小问题,但超市方侵犯了我的知情权。”近日,这位“较真哥”向长沙市物价局寄出了这100份超市“标签违规”的举报信。
3个月,他寄出百份投诉信
11月17日,邓华家中不到20平方米的客厅,近百张邮局汇单、部分商品照片和几封还未寄出的挂号信,几乎铺满了地面。他拿起一张超市图片,显示原产地为天津的“蛋黄酥”食品,在超市标签表上,产地却变成了浙江。
“这就是典型的商品产地不符。”邓华说。此外,他查出的问题还有抬高或压低商品等级、商品规格不符、没有指定专人签章等。
从今年8月开始,邓华逛遍60多家大型超市,罗列出近百处“标签不规范”的证据,并以挂号信的形式陆续寄往长沙市物价局。
如此较真,源于给孩子买食品
说起“找茬”动机,邓华直言是因为孩子。他说,今年7月,他去超市给小孩选购饼干,偶然间发现这些猫腻:饼干包装袋上与超市标签上标注的产地完全不符。
“小孩子吃的东西,万一是假冒伪劣的就会出大事。”邓华说,当时他与超市交涉,但对方称是工作人员标注失误,并表示食品本身不会有问题。对于这一说法,邓华并不认同,但再也没有得到超市的回复。此后,邓华就下定决心“找茬”,“我并非真心要较真,只希望每个人都能明明白白消费。”
物价局:已受理百封举报信
“前前后后差不多100封举报信。”17日,记者来到长沙市物价局价格举报中心,得到了工作人员的证实。工作人员称,已全部受理邓华的举报,并按照这些超市的所在地,依次将举报的情况发至各区县物价部门。
“现在正按程序处理。”该工作人员说,按规定,价格标签应标明产地、规格、物价员等信息,“但现实状况是,很多超市为省时省力,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够规范。”
该工作人员还称,会按邓华提供的资料,对各超市的情况进行核实,发现不规范的,将责令整改。
律师说法
标价错误,可索5倍差价
记者曾随一名王姓市民前往超市维权,王先生根据小票和手机拍照取证,获得了超市5倍差价返还。
三湘华声金牌律师团曾昕律师团队律师吴继宗认为,超市是否故意摆错标签很难证明(因为是一种主观认定),也无需证明。根据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知情权、获得赔偿权,而超市经营者也有明码标价的义务。消费者只要将小票保存好,将货架上的标签跟货物一起拍照保全证据,就可要求销售者赔偿差价,有承诺的按承诺予以赔偿。
提醒
识别标签陷阱一看二问三记录
能给消费者带来潜在损失的标签陷阱大致有3种:一是标签混乱,即实际商品不是标签商品;二是标价和结账价格不符;三是质量不符,即买到的东西分量不足。根据邓华的经验,识别标签陷阱要一看、二问、三记录。
一看:看条形码是否与标签一致,是否标注了单位质量,“没有单位质量的,一般都会缺斤少两。”
二问:发现实物和标签不符,要问清是否标的会员价、是否标签错误。
三记录:结账时,如发现小票价格高于标签价格,一定要到货物架拍照记录,“一般都可以追讨到双倍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