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来临。出门旅游的人员猛增,公交车的火灾风险随之增大。而人为蓄意纵火也使群死群伤的惨剧时而上演,给公交车安全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旅游出行掌握公交车防火和逃生技能至关重要。
驾驶员做好每天车辆的巡检工作。
为了广大乘客的安全,公交车司机更要有很强的消防安全意识。定期对车辆进行安检,特别要注意检查点火开关、蓄电池等大电流的电器件接线点、导线的连接、绝缘等是否可靠;经常检查发动机及底盘是否有漏油现象。还要防止电线短路,闻到胶皮臭味或仪表台附近冒烟时应迅速靠边停车熄火,断开全车总电源开关,查找原因排除故障。防止发动机回火,不违章操作。另外,日常生活中的打火机、摩丝、香水、花露水等也是构成汽车火灾的危险品,不能放在车内容易被太阳光线聚焦的部位。保持发动机舱整洁,不要积有太多的污垢。
动车前仔细检查易燃易爆物品是否上车?
公交车出行前,仅凭驾驶员一人的眼睛,往往很难及时发现是否有乘客携带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品上公交车。作为运输管理部门,首先应在车站设置安检,逐一检查后方能上车。上车后,售票员要及时发动乘客排查火灾隐患,在排查中闻到汽油、煤油、酒精等气味时,及时提醒司机,并找出气味的来源。如果是乘客携带,建议他尽快下车。除了汽油、煤油等,乘客容易疏忽并且可能携带上车的易燃易爆品有烟花爆竹、油漆、酒精、液化气,以及遇水易燃烧的金属粉等物品。排查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时才能开动汽车。
驾驶员当好公交车安全的“守护者”。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一般能第一时间发觉汽车冒烟。此时,驾驶员须将车子迅速靠边停下,打开前后车门,让乘客有序下车。然后自己下车用灭火器进行灭火自救,并及时拨打“119”报警电话。通常情况下,从引擎盖起火到火势蔓延到车内的时间是8分钟左右,火势刚刚发生时,用自备灭火器不仅可以灭火,也可以起到控制火势的作用,火一旦蔓延变大,绝对不能打开引擎盖来灭火,如果打开引擎盖,火势会蔓延得更快。作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是否投入灭火,要准确评估当时的火情,必须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实施灭火救援,千万不能贸然采取行动,因为你是一车人的“主心骨”,乘客们需要你的指挥和正确引导,引导他们逃生自救,此时的你可以选择耐心等待消防队员的到来。
逃生自救守秩序,做冷静文明的乘车人。
公交车发生火灾时,最怕大家都乱了阵脚,如果每个人都想先挤下车,反而会在慌乱中错失机会。此时,乘客一定要听从驾驶员的指挥,不要拥挤。一定别把车门堵住,如果火焰没封住车门,乘客可用衣物蒙住头部,或者捂住口鼻从车门冲下;如果不能从车门逃生,乘客可使用公交车内安装的消防锤,消防锤又被人们称为“生命锤”,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乘客可以用其砸开就近的车窗玻璃逃生,使用消防锤时,要记得敲击公交车车窗的四个角,将玻璃的上部和下部敲碎,正面玻璃就会碎裂成蜘蛛网状,人们就可以跳窗逃生了。
公共汽车上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怎么办?
作为驾驶员和乘客首先要沉着冷静应对火灾。迅速有序组织乘客下车,用随车灭火器扑救火灾,在扑火时,重点保护驾驶室和油箱部位;切忌用带化纤的衣物进行灭火,可以寻找最近的水源,等待消防队员救援。其次要团结协作逃生自救。如果着火部位在车子中间,从两头车门有秩序的下车。如果火焰虽小但封住了车门,需要用衣服蒙住头部,从车门冲下;如果车门线路烧坏,开启不了,应砸开就近车窗翻身下车;如果乘客衣服被点着,来得及脱衣服,可以脱下用脚将火踩灭,来不及脱则就地打滚,将火滚灭;如果发现他人身上的衣服着火时,可以脱下自己的衣服或其他布物,将他人身上的火捂灭,切忌着火后人乱跑,或用灭火器向着火人身上喷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