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薯助力脱贫梦圆--省审计厅驻双峰县和谐村扶贫工作队发展红薯产业侧记
“叮咚……您的微信收款到账1140元。”3月22日,甘棠镇和谐村贫困户李明初的微信又收到红薯干货款了,这是开春以来省审计厅驻甘棠镇和谐村扶贫工作队第四次找她收购红薯干。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和谐村制作红薯干的家庭发生。曾经不起眼的小小红薯,短短一年时间,就成了助力和谐村实现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谋定思路:打造红薯产业
2018年的早春,天气还未回暖,春节的喜庆气息还未散去,省审计厅驻村帮扶工作队一行3人就带着厅党组的嘱托,满怀着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梦想,早早地来到了对口帮扶的双峰县甘棠镇和谐村,希望尽快打开扶贫工作局面。
然而,一圈走下来,工作队犯难了。这个隐匿在深山中的省级贫困村位于山斗片区,地表蓄水能力极差,土地贫瘠,植被稀少,人均水田面积仅0.23亩。目前,全村共有347户126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76户239人,贫困发生率达18.9%!
人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如何帮扶?一天,大家走访一个贫困户,这家的老婆婆热情地拿出红薯干招待工作队,“咱们这没啥好吃的,但这红薯干不错,附近几个地方都没咱们这儿的甜!”老婆婆的话被队长王勇记在心里。在后来的走访中,他发现和谐村几乎家家户户种红薯,特别是各家晾晒的红薯干香甜软糯,是当地招待客人的佳品。工作队敏锐地意识到,把红薯这一传统农业种植转化为红薯产业优势或许大有可为?
说干就干,但不能盲干。工作队一合计,决定立即前往长沙,把湖南农业大学的教授请过来。经过一番测土论证,教授们发现和谐村的土质、气候都非常适合红薯种植。同时,红薯生长期仅半年时间,经济投入不多,当年即可见经济效益,产业风险相对较小,是和谐村发展扶贫产业的理想项目。
听了教授们的意见,工作队心里就有了底。一些村民闻讯赶来,依然半信半疑,这祖祖辈辈种的小红薯能成为脱贫致富的大产业?为了消除村民们的疑虑,齐心协力搞产业,工作队决定分步走,稳扎稳打。4月份,工作队多方奔走,成功申报了湖南省农村科技助力示范项目,争取到了资金和技术支持;5月份,邀请湖南农业大学种植、食品加工的教授来村,现场给村民们讲解红薯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同时,工作队还从整个山斗地区优选红薯种苗免费发放给村民,尽量让村民不掏钱,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种了几十年红薯,现在有工作队弄来的免费新品种,还有农大的教授细心地教我们怎么种,我今年试试看,来个红薯大丰收!”村民老邹拿着红薯苗笑着说道。大家慢慢认可了工作队这种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扶贫路子。
为了进一步调动村民种植红薯的积极性,实现扩面增产,工作队专门制定了《关于红薯产业“扩面增产”奖补实施方案》,对所有种植红薯的农户,实行开荒奖补、种植奖补以及保底收购。通过这个方案,极大提高了大家种植红薯的热情,红薯种植面积从原来的104亩,一下扩增至160.45亩,比2017年增长了54.3%。端午过后,和谐村的农田里,土地上,到处是绿油油的红薯苗,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汲取着土壤的养分,奋力生长着……
寻求发展:红薯加工产业升级
经过一个夏天的生长、膨胀、沉淀,地里的红薯冒出了头,收获的秋天越来越近了。“红薯不是主食,市场需求少,挣不来几个钱,得走加工增收的路子。”队长王勇心里早就盘算着红薯种植的出路。期间,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多方考察、商讨,计划搞红薯粉丝加工和红薯干制作“双头并进”,提高产品附加值,让小小红薯真正成为村里的致富“金疙瘩”。
兴办红薯粉丝加工厂,可是村里的大事。“我们这一辈子都是土里刨食,搭帮工作队思路广,我们村也要有自己的厂子了!”62岁的红薯种植大户邹永祝高兴得数夜无眠,村民们对粉丝加工厂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工作队是既兴奋,又倍感压力。为了集思广益,避免盲目上马的经济风险,工作队专门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统一前往洞口县、祁东县参观学习,向红薯生产厂家取经。大家一看,本村红薯种植规模和品质跟这些地方比丝毫不逊色,办厂靠谱!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工作队的带领下,9月份,投入近10万元的红薯加工厂厂房就建起来了,加工设备也陆续到位,同时还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进厂务工,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10月底,村民们地里的红薯一批一批源源不断送来加工厂,称重、计数、清洗、磨浆、出粉、晒粉,第一批红薯粉丝下线。那个瞬间,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一年的辛苦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大家脸上露出了最质朴的笑容。贫困户邹润祝笑着说:“我地里的红薯都卖到加工厂了,我还在这打工,这几个月生产季,我怕是要搞个大几千到手哦!”
红薯加工厂的热闹,还吸引了周边村的村民,他们也把自家的红薯送来加工厂。4个月时间里,加工厂一共收购了4万多斤的红薯,生产了近3千斤红薯粉丝,还有1600多斤淀粉。
粉丝加工厂里热火朝天,各家各户也没闲着。工作队瞄准了村里另一特色产品——乌心红薯干。这东西不起眼,但在整个双峰县一直小有名气,前几年,因为红薯产量少,到了春节,村里的红薯干都卖断货。今年,村里实行扩面增产奖补政策,红薯产量大幅上升,为红薯干的大批量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同时,工作队注意把控好品质,为下一步拓宽销售打好基础。
金秋十月,秋风里满是收获的喜悦。只见一批批的红薯从地里担回来,放在堂屋里十来天,削皮、蒸煮、切片、晾晒,村里的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上阵,一时间,各家的房前屋后,都晒满了黄澄澄的红薯干,整个村里都萦绕着红薯的香甜味道。村里一派忙碌景象,村民们翻晒红薯干时发自内心的歌声,加工厂机器的轰鸣声,在这个贫困偏僻的小山村上空萦绕,村里从未像现在一样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开辟渠道:线上线下销售忙
红薯加工产品出来了,如何卖出去?这是村民们最关注的问题,也是红薯产业能否做下去的关键。为此,工作队想方设法,积极开辟多种渠道,帮助群众销售红薯产品,让村民们的腰包真正鼓起来。
工作队首先从提升红薯产品品质入手。在红薯粉丝制作和红薯干晒制时,工作队逐步规范了生产程序和品质要求,并统一设计了包装,印制标签,红薯干有了独立包装,红薯粉丝也被一捆捆装进纸箱,绿色、无污染,干净、卫生,成了和谐村红薯产品最醒目的特点和卖点。
2018年刚入腊月,县城和周边乡镇的消费者便一如往年前来选购红薯干,工作队借势组织各家各户推荐村里新出的红薯粉丝。由于品质好,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就打开了局面,红薯干销售火爆,红薯粉丝则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气势,“市面上的红薯粉丝掺假的不少,吃起来都没红薯味了,和谐村的红薯粉丝就不一样,实打实的材料,爽滑有嚼劲,好多年没吃过这个味了!”带回家试吃后,一消费者又回头来购买。在老客户的推荐下,镇里一中学食堂一笔就购买了2千斤红薯粉丝!
县里的市场稳住了、打开了,工作队并没有就此停步不前。“如果下一步和谐村的红薯产业继续发展,光靠在县里销售远远不够。再说,万一这里的人吃腻了咋办?”队长王勇意识到,红薯产品的销售不能绑在双峰县这一棵“树”上,得广开销售渠道,这才是提升红薯产业抗风险能力的关键。于是,工作队想方设法,利用各种资源,积极联系长沙、北京等地的公司企业,同时,利用个人微信,在朋友圈大力推荐展示和谐村的红薯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小批量试售后,和谐村的红薯产品得到了充分认可,多个公司大批量购买。工作队积极组织村民,通过快递物流直发外地,和谐村的红薯产品源源不断地运了出去,钱一笔一笔打到了村民的账户上。下一步,工作队还计划在微店、中国扶贫网上开线上店铺,进一步畅通线上销售渠道。
由于销售火爆,红薯粉丝卖出了好价钱,红薯干价格也从去年的12元每斤涨到了15元每斤,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购买热情。短短四个月,红薯粉丝和乌心红薯干就为和谐村带来了近5万元的村级集体收入,为全体村民带来了近20万元的家庭收入。原来半信半疑的村民们终于吃下了“定心丸”,辛勤的劳作得到了回报,增产又增收,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欣慰和高兴的呢?
因为红薯产业的助力,加上村民们外出务工的收入,和谐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2018年底顺利脱贫出列。“红薯产业只是起点,光伏发电、山井水库防渗工程、村民文化中心及广场建设等项目将继续推进,我们要和乡亲们一起努力,让脱贫后的和谐村更富更美更和谐!”再一次站在和谐村的山头上,工作队队长王勇对和谐村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黎春香 刘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