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海谢军方向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高谈客论”栏目实录(摘登)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并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指出,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质量问题不断成为一个社会广泛关注、政府高度重视的话题。请问吴局长,您如何理解加快建设质量强国?
吴清海: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质量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要“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并且进一步要求“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针对性强,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直接提到“质量”13次,还有许多任务、措施内含着质量要求。
明确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既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强大的必由之路。在现代国际经济发展史上,质量在大国崛起中扮演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当前,我国已具备了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基础条件,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主持人:作为全国主管质量工作的部门,质检总局在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方面有哪些内容?
吴清海:在抓质量方面,质检总局着力四个抓,一是抓质量发展规划实施,全面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引领质量水平整体提升。二是抓质量技术基础建设,不断夯实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技术基础,推动质量可持续发展。三是抓质量责任和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发挥质量诚信的激励约束作用。四是抓质量评价和考核,培育中国质量品牌,落实地方政府质量工作责任。
主持人:在老百姓看来,一说计量就总是想到尺斗秤,其他好像了解的并不多,谁给我们更多的讲一讲什么是计量,计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吴清海: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或物质,都是通过一定的“量”来描述和体现的,并且有量就有值。凡是需要量值的地方,就离不开计量。以近200年来发生的3次工业革命为例,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测量技术的飞跃和计量的重大变革。当今社会,“量”几乎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穿衣住房交通医疗环保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准确的测量。在国际贸易中,计量不仅是交易的依据,更是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键。例如,自2010年起,由于制造商的计量标准溯源至中国国家计量院,中国制造飞机零部件打破技术壁垒顺利进入波音公司全球采购链,由此进入了国际市场。
从科学上讲,计量是指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测量的科学与应用。它的地位作用,可以归纳概括为4个方面:第一,计量是国家主权重要内容。44个国家把计量写入宪法,作为中央事权和统一管理国家的基本要求。第二,计量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不仅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法度和准绳,更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关键。第三,计量是科技创新的“种子”和“引擎”,也被称为科学技术“先行官”。历史上3次技术革命都和计量测试技术突破息息相关。第四,计量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公平贸易的基础。
主持人:那么计量对质量的作用应当如何理解?加快建设质量强国,计量又将采取哪些措施?
吴清海:计量对质量的作用关系,应当历史地发展地加以观察。客观地讲,现代计量成形于近现代工业。而近现代工业体系的发展和成形,我们中国缺位了上百年。今天的工业体系,主要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其中最大的一个特征是,普遍缺少核心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我们对计量质量作用关系的认识。当前,要想充分发挥计量对建设质量强国的作用,应当结合“五大发展理念”、国家重大战略,客观和全面的分析、部署。
主持人:说到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大家都特别关注的话题,请问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供给质量方面,计量有哪些举措?
谢军:计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国家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计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应大有作为。
一是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计量基准标准的供给必须是最高级别的,也应当是最优质的,更应是最精准的。我们应当紧抓国际计量变革机遇,加快建立国际一流的量子基准和新一代计量技术体系,力争在计量变革中实现“弯道超车”。
二是计量的供给还应当是有效的。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测量技术和能力、科技创新需要什么样的测量设备、方法和解决方案,就要努力提供什么样的计量测试校准服务,这既包括计量基准标准体系的建设,也包括相应的计量技术和方法研究。这种计量供给是针对实际有效需求的有效供给。
三是面对我国的计量供给能力仍然不高,国内高端仪器仪表依赖进口还较严重,量值传递溯源能力不能完全适应科技创新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等状况,我国也急需加强计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改善计量供给结构和提升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增强量传溯源能力,提高计量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计量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我国计量供给能力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升级的需要,以计量测试校准有效供给的由“大”变“强”,实现我国计量供给从目前水平向更高水平跃升。
主持人:如何理解计量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动力方面,计量有哪些举措?
方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计量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和手段。要想充分发挥计量对创新发展的作用,就要大力加强计量科技创新。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及科技前沿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国际计量变革重大机遇,以全球视野积极谋划和推动计量科技创新,聚焦在创新链的前端进行战略布局,着眼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加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计量基础研究、前沿性研究和技术研发持续推进,特别是基本物理常数精密测量和量子计量基准研究,研究建立新一代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量子计量基准,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培育国际领先的研究方向和顶尖成果,不断提升计量话语权和决策权,从而在为我们国家实现科技非对称性赶超发达国家发挥计量作用。
主持人:在支撑“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方面,计量有哪些举措?
方向:一个国家的测量能力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反映着本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水平。要想促进整体工业质量水平的提升,不断破解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瓶颈,使经济保持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提升国家整体测量能力,构建国家先进测量体系。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催生国际计量重大变革,此次计量变革的动力是量子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变革的核心是“计量单位量子化”和“量值传递扁平化”。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一方面要加强计量科学研究,特别是以量子物理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精密计量技术、嵌入式测量和在线测量技术研究及应用,努力在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等智能核心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不断提升工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全国统一、高效的测量架构和测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建立满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国家先进测量体系。
主持人:在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国制造、中国装备走出去方面,计量又将有哪些举措?
谢军:计量是人类的通用技术语言。“计量走出去”应成为是“技术交流”,乃至“技术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围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加大与沿带沿路国家计量交流与合作,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服务,用计量服务保障贸易便利化和贸易公平,面向重要产业、重点企业,瞄准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对计量的迫切需求,提升计量服务水平,进而更好地提升中国经济社会影响力,助推中国产品、中国技术、中国装备走出去。
来源: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