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缉捕8名在逃公职人员 追逃追赃工作顺利

08.07.2016  04:55

   湖南日报7月5日讯(记者 张斌)自开展反腐败追逃追赃工作以来,常德市委、市纪委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从2015年5月至今,已成功缉捕在逃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8名,劝返2名外逃人员。

  为充分发挥追逃追赃工作协调机制的组织领导和指挥调度作用,常德出台了《追逃追赃协调机制工作制度》,基本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无缝隙的协调机制网络。一方面,通过建立案件防逃机制和外逃信息管理机制,从时间上“堵死前门”。另一方面,加强证照清理和监管,从身份上“断其后路”。目前,常德市已对99家市直单位、4557名国家工作人员的出境证照进行了备案登记,全体市管干部对象都完成了登记备案信息库信息录入,清理出违规办理证照13件。对于清理出的在逃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以公安机关“猎狐行动”和检察机关在逃国家工作人员缉捕专项行动为依托,要求办案单位针对每个对象制定追逃方案,明确专人跟办,市追逃办定期汇总,专项督办。

  每逢“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中高考”等重要保供电节日,人们正与亲朋好友欢聚畅聊,但他和同事却丝毫不敢放松警惕。“眼睛一刻都不能离开屏幕,连吃饭都是食堂做好了直接送到我们的座位上。”每年6月至8月,12月至次年1月的检修高峰和度夏度冬期间,他和同事经常连续两三个月时间天天加班,没有周末,也没有轮休。

  据统计,他带领同事每年累计指挥相关单位高效执行调度指令10000余次,执行检修计划600余项,完成各级各类保供电200余次,无一差错,有力保障了长沙配网安全可靠运行,确保了省会城市生产生活供电以及各类型重大活动保电需要。

  自主创新的“技术多面手”

  作为班组领头羊、技术带头人,丁俊擅长利用所学技术专长,积极组织开展技术研究和创新活动,其组织或参与的多项职工技术创新,多次获得上级部门表彰和肯定。

  “必须在班组内部塑造不依赖人的执行文化,对调度运行工作流程先优化、后固化、再标准化。”作为班组长的丁俊,除了日常的协调、指挥工作,还要思考如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他积极推动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优化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置流程,开创了配网事故处理新模式,多次指挥线路运行维护单位在10分钟(甚至 2分钟)以内隔离故障区域,恢复正常线路段供电。相对于原来平均2小时的故障处理时间,极大减少了对用户故障停电的影响。

  他带领团队专业技术人员开发了短信汇报平台,解决了原有模式下,电网故障信息传递链条过长,信息沟通不顺畅,信息传递效率较低的问题,确保供电公司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均会在第一时间收到事故信息,提高处理电网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该平台平均每月发送各类型汇报短信2000余条次,做到了故障信息沟通迅捷、高效,促推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他积极应对智能电网、微电网的新技术、新要求、新挑战,提出的《关于调控一体化配调、配抢业务融合新模式》的建议,先后被评为省公司合理化建议一等奖、国网公司优秀合理化建议。2015年他牵头开展的“配电网环网柜二次核相及其不停电转供负荷技术” 项目,先后荣获湖南省电力公司全面质量管理成果(QC)一等奖、长株潭“我为两型做贡献”职工技术创新展银奖、国家电网公司青年创新创意大赛铜奖等多项重大荣誉。以长沙这样的中等城市为例,该项技术将每年减少短时停电1400余次,特别对单电源用户、重要用户、高危用户、敏感用户,可有效避免各类停电后次生事件的发生。目前,该技术正向国网系统推广,并申请国家专利。

  忠诚履职彰显党员责任担当

  电力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面对庞大的电网,潮流不停的涌动,负荷不断的变化,尤其对电网调度而已,时时都需保持高度警惕。担任调度班长以后,虽然已不用值班,但丁俊同志始终率先、奉献在先,尽显党员责任担当。

  “忙的时候每天孩子还没醒来就走了,回家时孩子已经睡了。”面对家庭和亲人,丁俊也会感到亏欠和不安,也会感到身心疲惫。“但是每次完成检修,成功送电后,我都会觉得很自豪、很有成就感。”

  “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因为我们的工作不仅关系到社会民生,还关系到经济发展。”丁俊说,作为党员,在工作中要做的就是要“深入学习、刻苦钻研、努力创新”,抓好班组的安全生产,做好服务工作。“是党员的信念和责任,让我直面压力和困难,迎接各项挑战。”

  “做为一名党员,最重要的是思想意识要到位,少空谈多实干,敢于担当、勇于争先。”丁俊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