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余名下岗职工成被告 法院公正判决赢民心

29.07.2015  19:27
  • 下岗职工代表给法院送来感谢信和锦旗
  • 下岗职工代表把感谢信和锦旗送给该院审监庭
  •       湖南法院网讯      7月27日中午,阳光烈得像火,原湖南某炭素厂十几位下岗职工代表来到郴州市苏仙区人民法院,把黑字大红底的感谢信和印着“公正执法,维权先锋”八个烫金大字的锦旗送给该院审监庭,感谢法院在湖南某炭素有限公司与原湖南某炭素厂568名下岗职工劳动争议纠纷案中公平公正。
          企业破产起劳动争议纠纷
          湖南某炭素厂原属湖南省国有企业,2007年5月25日,该厂依法实施国家政策性关闭破产。按照相关规定,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同日组成破产清算小组,全面接管企业。2011年3月22日,刘某通过拍卖程序取得了该厂土地使用权、整体破产财产,并于同年5月6日与破产清算小组签订了《拍卖资产移交协议书》。2011年8月12日,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该炭素厂破产终结。随后,2014年,关于破产期间该厂职工的经济补偿金问题,苏仙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由湖南某炭素有限公司向该厂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生活费、被拖欠的出勤奖等。可是,湖南某炭素有限公司认为,这份《裁决书》将某炭素厂的历史遗留问题由该公司来承担是不公平,不合法的。因此,湖南某炭素有限公司将某炭素厂原厂职工五百余人告上法庭,请求判决该公司无需向这五百余名原厂职工支付各项赔偿金。
          法官耐心接访获理解
          企业破产,500多名职工下岗。在破产清算期间,原湖南某炭素厂的职工被安排到湖南某炭素有限公司继续生产经营,工资由该公司发放。之后,有部分职工继续在湖南某炭素有限公司生产经营,有的退休或者提前离职。2014年底,这500多名下岗职工因为经济补偿金的问题成了劳动争议纠纷案中的被告。该有的经济补偿拿不到,还站在了被告席上,下岗职工们很不能接受,在开庭之前的长时间等待中,职工代表想通过上访解决问题。苏仙区法院接到消息后,立马派出分管院领导和承办法官接访。在认真听取职工代表的疑问和意见后,接访组向职工代表耐心的解释,一方面,因为涉及的当事人人数众多,在开庭之前,法院必须要逐一核实每一位当事人的信息,另一方面,对于暂时联系不上的当事人,法院还要通过公告送达的方式告知当事人,这些法定的程序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希望当事人能够耐心等待,并承诺法院一定会给他们一个公正的判决。真诚的态度和认真的解释安抚了职工代表们着急的心,也得到了当事人的理解。2015年7月13日,劳动争议纠纷案顺利开庭。
          法院公正判决赢民心
          涉及到众多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法院受理该案后,分管院领导高度重视,承办法官在现有的证据上,还依法调取相关证据,不断充实证据,审慎处理。7月20日,法院作出最终判决,驳回原告湖南某炭素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该公司应向被告568名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长假期间生活费或者出勤奖等,并连夜赶写判决书,及时将判决书送达。
          7月27日中午,承办该案件的审监庭接到职工代表的电话,“一定要感谢你们,我们下岗这么久了,这次判决下来后我们才心安,感谢你们公正的判决,你们严谨的作风和公正高效的工作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说完,十几名职工代表来到法院将感谢信和锦旗送到承办法官手中,感谢之情溢于言表。

    来源:郴州市苏仙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李燕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