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德合口小镇 这玩意花一块钱可以听一上午
(邵丹(右一)带领自己的两位徒弟登台献唱,金童玉女传千年鼓书。)
(谭大银(53岁)、谭威(28岁)兄弟俩相差了25岁,每天一起唱上三个小时也不觉得累,谭威说,传统艺术要传承,“我觉得很好玩。”)
(在合口镇的街边上,偶尔可以看到民间湘北大鼓传承人摆下的台子,邀上几个老伙计,花一块钱泡一杯茶,临街而坐,扯谈、打牌、听书,说书的人激情澎湃,听书的人乐在其中,时光就这样流逝。)
(约上几个好朋友,回头闲扯几句,也是一种享受。)
(面前一杯茶,就这样听一上午的戏。慢慢沉醉在时光里老去。图片均由星辰全媒体记者 王希文/摄)
星辰在线6月13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王希文) “大河东去魂还在,不信你到合口来,大码头的早餐门一开,吃货们拥堵了一条街……”一只大鼓,两根木槌,配上地地道道的常德口音,搭个桌子撒开嗓子唱起来,方圆几里的乡里乡亲坐在台前,面前一杯茶,津津有味地听着,这场景,不知从何时开始,在澧水河岸边的这座小镇兴起,不知不觉便传承了几百上千年。
常德市临澧县合口镇,面积不算大,刚过端午,夜里下过一场雨,夏日的暑气在这临江小镇上消散开去,反倒是清爽不已。走过一处沿街而立的商铺,前坪面积不大的廊道上竟坐满了人,有聊天扯谈的,有下棋打牌的,有闭目养神的,更多的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静静听戏的。
这说戏的,正式当地“湘北大鼓”的传人之一,不知姓甚名谁,年龄几何,只是一板一眼,声音清亮,每句话落音处,必配合几声鼓点,讲的都是当地方言,外地人初来乍到还真听不出个所以然,只觉这旋律婉转悦耳,同行的几位伙伴硬是站在那里舍不得走了。
“好听嘞!我们每天都来听!”一问才知,这里原来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据点”,约上几位老伙计,花一块钱,买一杯茶,可以在这里听一上午的大鼓。故事都是些家长里短、儿女情长,对世代生长在这一方水土里的老百姓来说,这故事就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扇窗。这样的场子,在这小镇上随处可见。
湘北大鼓在这里又被称作“合口鼓书”,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文化环境的调整,这类在许多地方长期沉寂或走向变异的“鼓书”形式,却在这灵山秀水之间得以完整保留。“我们的鼓书已经唱进了京城,唱遍了全国了。”镇党委书记杨少伟说起这鼓书满脸的骄傲。这位将鼓书唱进京城的,正是湘北大鼓传承人,在当地有着“鼓王”美誉的邵丹。
邵丹出生于鼓书说唱世家,父亲邵朝质是澧水流域远近闻名的打鼓艺人,从小听着父亲的鼓书长大。因当时“打鼓匠”社会地位不高,邵丹对进入这个行当最初很抵触。高中毕业本想外出闯荡一番,却遭到父亲的反对。反抗无果的邵丹此后便开始专习湘北大鼓,因其天赋甚佳加之长期受到父亲的熏陶,系统学习三天后他便能登台表演。
“澧水东流复不来,百转千回留真爱,养育了,荆楚儿女多少代,这里的男人长的帅,这里的女人生的乖,一方水土一方人,请君要到合口来。”在当地一场摄影大赛的开幕仪式上,邵丹花了两天编了一首词,开口即来,朗朗上口。
近10年来,常德市持续举办的鼓书大王擂台赛,过去走乡串户、不大被人看得起的鼓书艺人登上大雅之堂,成为“草根明星”;找到了传承发展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形式,吸引了一大批70后、80后甚至90后的鼓书编演新人加入其中。“我现在收了30几个徒弟,其中就有不少80后。”邵丹常常告诫自己的徒弟:“老百姓喜爱的打鼓匠,才是优秀的打鼓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