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为民无穷期
“法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当事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走进法院寻求帮助时,我们要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温暖送到群众心窝里。”日前,记者来到华容县人民法院立案大厅采访时,该院院长郑军如是说。
——“法盲”告状也不难
“法官,我要告状,我们村的严某他拖欠我的棉花钱!”
去年5月4日早上8点刚过,华容县幸福乡汀头村村民邹某就来到法院起诉同村的严某,要求偿还棉花款。
“请问您的起诉状等相关的材料准备好了吗?”负责立案工作的法官陈思立即询问。
“我是个农民,第一次打官司,也没钱请律师,诉状不会写。”邹某红着脸说道。
陈思了解情况后,根据邹某的口述,根据诉状表格样本,帮助他草拟了一份起诉状,并打印了两份,由邹某填写个人的基本信息和求偿的金额。
不到一个小时,邹某就办好了登记立案手续,完成了立案,成为该院第一个登记立案的当事人。
“真是没想到这么快,我以前听说,到法院打官司难,光立案就要一个星期左右,现在来一趟就办好了。”邹某感慨地说道。
自去年5月1日至今,华容法院共立案5827件,同比增长27.2%,努力做到了“有案必立、有诉必理”,让群众少跑腿、不白跑路,通过实施便民措施一小步,实现服务群众一大步,诉讼服务中心日益成为一个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阳光服务平台。
——摊上“ 官司”也不烦
“真没想到,上午来的,下午我就拿到了治疗的医疗费,太谢谢你们法官了……”9月27日下午,苏某临走时紧紧握着立案法官的手感激地说。
苏某因在被告华容县某驾驶员培训学校学习驾驶,学员们在没有教练监管自行练习时发生事故,导致车上的苏某身体受伤,但就赔偿事宜双方不能达成一致,苏某走进了华容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
“因为这个案件标的额不大,法律关系清楚,所以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被告负责人,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后,决定把这一案件转入快速办理渠道,约定双方当事人当天下午到法院进行诉前调解。”立案庭庭长王义军对记者说。
华容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成立了调解工作室,这是法院化解纠纷的重要场所。同时该院加强和乡镇政府、司法所、派出所、医院、工会、妇联、民政局等多个单位联动,积极联系案件当事人的亲戚朋友、地方上权威人士和相关专业人员,构建民间调解网络,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衔接。
——遇到困难也不慌
“法官,我不是不还钱,因为饲料的问题,我的鸡死了好多,损失了20多万元,目前确实困难拿不出钱,但我的企业还在搞,有收入,能不能逐步来还。”面对多次前来执行的法官,华容县某养殖场负责人魏某向法官反复解释道。
2014年,湖北石首市个体老板朱某向我县某养殖场供货,经结算尚欠货款16.5万元,养殖场由于家禽死亡导致无力偿还朱某的货款,但养殖场仍在运转,如果强制执行极有可能导致这个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一夜之间不复存在。执行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十余次协商,最后达成养殖场定期向朱某送蛋抵偿货款的协议。目前已送蛋五批次,抵偿货款6万多元。
“法官真的尽了全力,原以为我的货款泡了汤,没想到还挺乐观的,关键是没有伤我们多年合作伙伴的和气。”
针对经济下行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华容法院积极了解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需求,在办案中尽量为企业多开“绿灯”,少亮“红灯”,对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做好协调工作,原则上坚持了“四不”:即不轻易冻结企业财务帐、不轻易查封扣押企业财产、不轻易拘留企业法定代表人、不轻易把企业纳入“黑名单”。
“破解执行难题,强制执行固然是重要手段,但协商调解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更受人民群众欢迎。”华容法院执行局局长张学睿对此感受很深。
来源:华容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