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双江口依托传统优势 建设大河西农产品物流市场

25.02.2016  10:19

落日余晖下的朱良桥。长沙晚报记者 李广军 摄

区划调整前的宁乡县行政区划图。资料图片

  地名来源:距朱良桥老集镇300米处有一石桥,建于朱良桥河上,河道现已荒废。该桥桥面和桥墩均为麻石结构,为1973年修复。朱良桥乡由此而得名。

  区划调整:朱良桥乡面积82.75平方公里,人口3.5万。2015年11月,双江口镇和朱良桥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双江口镇,总面积155平方公里,总人口8.2万人。

  A 往昔

  因桥而得名,张栻曾讲学

  对朱良桥的认识,从一汪湖水开始。

  站在闸坝湖堤坝上,一幅水墨画徐徐在我们眼前铺开——碧绿的湖水蜿蜒而过,湖畔的防洪大堤巍然屹立,堤岸旁浪花飞溅。

  “这里原来叫‘茅湖’,是宁乡县境内地理位置最低的蓄水之地。”当地干部陈小琼告诉记者,当初的茅湖,河道众多,滩头上树木杂草丛生。堤坝低矮、破败,蓄水、防洪能力很差。有鉴于此,1973年,县政府组织人力、物力对茅湖进行随湾截直、加高堤坝的改造。由于当时茅湖下游有一个水闸,人们就把“茅湖”改为“闸坝湖”。

  同样是在1973年,朱良桥被重新修复。距朱良桥老集镇300米的地方,记者见到了这座桥,两边栏杆布满水蚀风浸的斑驳景象。宁乡县文物局局长李乔生介绍说,这座桥长18.8米,宽2.7米,呈东西走向,桥面和桥墩均为麻石结构,“朱良桥乡就是由此而得名的。最开始的朱良桥是木桥,建于两百多年前……该桥的发现佐证了朱良桥乡的来历,也为研究清代的交通道路设施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这座桥静静地诉说着朱良桥的历史。据说,湖湘文化鼻祖张栻曾来此讲学并创建灵峰书院;而“赤心殿”庙宇辉煌,至今香火不断。

  B 今日

  成“柑橘之乡” 做“绿色银行”

  如今的河道早已荒废,村庄也渐渐落寞。但在以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当地的姜海波老人告诉我们:“过去,朱良桥桥下是一条河,每天从桥下经过的帆船很多很多。在那个时候,朱良桥左家山的橘子就很有名,人们从闸坝那边把橘子装上船,经过朱良桥下的河,顺流而下进入湘江,销到武汉、南京、上海等许多地方,成了朱良桥人的摇钱树。因此,当时朱良桥的人,把左家山的橘子,比喻成 ‘左家山银行’。”

  典型的丘陵地形、湿热的亚热带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为朱良桥农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航运式微之后,朱良桥仍然因为这里的橘子而颇具盛名。行走在左家山村,整洁、宽阔的公路旁,是风格一致、装修精美的民居,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橘园。据了解,朱良桥种植柑橘历史悠久,2002年起柑橘种植户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从外地引进早熟温州蜜柑、南丰蜜橘等新品种,同时扩大种植面积,从而让朱良桥有了“柑橘之乡、绿色银行” 的美誉,成为了全国绿色柑橘标准化生产基地,光是左家山柑橘种植面积就有15000多亩,年产鲜果24000多吨。当地人介绍,朱良桥所产的无核蜜橘,汁多味甜、皮薄肉厚。

  而到了2013年,穿境而过的宁朱公路(S209)和金朱公路先后建成,朱良桥的交通区位优势更是得以彰显。作为传统农业乡镇,粮食、柑橘、苗木、水产养殖是这里的优势产业,也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C 未来

  重振“小上海”,建设新双江

  去年11月,朱良桥乡与邻近的双江口镇合并,成为新的双江口镇。双江口镇,历史上曾因水运发达,享有“小上海”之美誉,作为长沙(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乡镇,朱良桥的加入,使新双江口水田总面积达8.5万亩,不但雄踞宁乡粮食生产第一镇的宝座,作为省、市重要粮食生产大镇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朱良桥与双江口原本属于双江口区,合并将有利于现代农业产业、物流业等相关产业及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希望在朱良桥现有‘橘子熟了’的品牌上,再增添‘稻花飘香’的元素。”双江口镇党委书记谭正林介绍,现在该镇苗木种植、左家山柑橘和闸坝湖、团头湖、草溪水库水产等传统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今年将继续按照“重振百年小上海,建设美丽新双江”的思路,突出“两路三园一市场”建设。“‘两路’就是金朱公路和宁朱公路,依托这两条公路打造全省双季优质稻种植的样板区和全省大型行道树培植的展示区;‘三园’即农耕乐趣园、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沃尔德生态工业园和湖南优卓乳业生态产业园;‘一市场’即长沙大河西农产品物流市场,要把这里打造成中南最大的农产品市场。”

  “永不消失的美丽”——寻找长沙撤并乡镇背后的故事系列报道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