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效、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全省围绕中央提出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决策和省委省政府推进“四化两型” 的总体要求,以发展特色县域经济为突破口,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县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13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1639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比2008年增长84.6 %,占全省的66.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比2008年提高0.8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010元,比上年提高2373元,比2008年提高15589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2 : 51.1 : 32.8,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0个百分点;与200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7.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8.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11740.33亿元,增长31.8%,比2008年增长3.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63.03亿元,增长13.7%,比2008年增长1.2倍。财政总收入1147.43亿元,增长15.1% ,比2008年增长1.9倍。人均财政收入2030元,较上年提高221元,比2008年提高1306 元。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发挥区位优势。 近年来,湖南省一些县市区充分创造和发挥交通便利、城市带动力强等区位优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先行一步。长沙市列入县域经济考核的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素有“长沙四小龙”之称)充分利用城市的辐射作用,与主城区形成了良性互动,激活了整个县域经济,避免了城市周边产业空心化,创造了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长沙模式”,形成了功能各异的产业体系。比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企业为龙头的工程机械产业在长沙县蓬勃发展,其产业产值占全省同行业的60%,占全国同行业的22%;同时,长沙县还引进了上海大众、广汽菲亚特、广汽三菱等整车生产项目,住友轮胎、德国博世等世界知名零部件企业,成为国内拥有最完备的整车制造能力的地区之一。由于长沙能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县域经济强劲发展。“长沙四小龙”不仅领跑湖南,也傲视中部地区。多年来这4县市区稳居湖南县域经济考核排名前4位,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望城区不参与排名)连续几年进入全国百强县,且名次逐年上升,长沙县已排到第13名,浏阳市和宁乡县分列第47位和56位。2013年,“长沙四小龙”地区生产总值3162.83亿元,占全省县域经济的 19.3%;财政总收入292.40亿元,占全省县域经济的25.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481元,是全省县域的2.7倍;人均财政收入7256元,是全省县域的3.6倍。总体来看,长株潭城市群县域经济均充分利用城市辐射的区位优势助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13年,长株潭县域地区生产总值4733.13亿元,占全省县域的28.9%,财政总收入419.76亿元,占全省县域经济的36.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5755元,是全省县域的1.9倍;人均财政收入4945元,是全省县域的2.4倍。
(二)着力转型提质。 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已成为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共识。一是注重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注重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与低碳发展的新路子。全省各地逐步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保护就是发展”等理念,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和城镇园林、绿化带、林荫大道和排水设施建设,治理农村农药和化肥残留,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减少农村“白色污染”。2013年,县域森林面积1069.6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7%,自然保护区面积107.21万公顷,增长14.9%,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了0.5%,烟(粉)尘排放量减少了1.7%,增加5家污水处理厂和113个垃圾处理站。二是实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战略。各县市按照“以园兴工、园城一体”的发展思路,把产业园区作为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切实加大投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加强环境整治,推进工业园区与城镇新区一体化发展。并以县城为“龙头”,以中心城镇为重要节点,加强基础设施与信息化建设,发展城镇经济,打造新型城镇。三是招商引资转向注重选商引资、引智。牢固树立“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抓科学发展就是抓好项目”的理念,积极引进发展前景好、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力强、又符合环保要求的好项目、大项目,把引资金、引技术、引管理、引人才结合起来,既拉动了投资的快速增长,又明显提高了产业项目的质量与水平。如,望城区突出产业招商,强化成本效益理念,提高政策优惠精准度,完善前置审查、流程管理、履约清理等机制,招商引资数量、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2013年,新引进项目80个,其中产业项目38个,投资过亿元项目12个,过10亿元项目9个,到位市外境内资金105亿元,联东U谷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四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省县域通过加大投入,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培育和扶植市场前景广、引领能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辐射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3年,全省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91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实现销售收入6319.16亿元,增长26.4%,实现利税531.81亿元,增长13.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1.7 %,比上年提高1.4 个百分点。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全省县域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630家,比上年增加191家;高新技术企业平均产值达到4.13亿元,比上年提高0.14亿元。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058家,占全部企业数的64.9%,比上年增加137个;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有99个,比上年增加12个。
(三)谋求特色发展。 省政府于2013年2月出台了《关于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的意见》,创新财政扶持机制,实施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工程,并启动第一轮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工程,9个特色产业重点县市连续扶持3年各获得每年1亿元的财政专项资金扶持,韶山市比照执行,获得7千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特色产业重点县市根据其特色产业,发挥专项资金的“杠杆”、“桥梁”、“箭头”作用,变“加法效应”为“乘法效应”,专项扶持效果初步显现。2013年,10个特色产业重点县市(包括韶山市,下同)GDP增长11.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13.3%,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1%,比全省高0.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5%,与全省持平。宁乡、祁阳、湘潭3县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74个百分点,醴陵、汨罗、永兴3县市的特色制造产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新化、凤凰、新宁、韶山4县市的文化旅游产业总收入与GDP之比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
2013年,永兴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59亿元,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资金 30亿元,新建、扩建了柏林工业园、太和工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园区基础设施,企业启动新型工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改造、节能改造等建设项目30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正全面实施,效果明显。醴陵市动用专项扶持资金,并配套本级财政资金,建设泥釉模配置中心,该中心可满足40多家年产值2000万元规模的陶瓷企业的泥、釉、模生产所需,并且可使陶瓷成品合格率提高10个百分点,陶瓷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浪费也将大大减少。新宁县配套省里的专项扶持资金,集合各方面力量,完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4亿元,吸引社会投资逾7亿元。在全国多数景区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新宁旅游业实现逆势增长,年内共接待游客5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3%和28.5%。祁阳市、湘潭县、宁乡县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税收5.44亿元,增长36.9%,新增1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正在申请批准,新增产值20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16家,其中新增1亿元以上企业19家。此外,邵东的小商品生产、双峰县的农业机械制造业、华容县的纺织业、桂阳县的烤烟和矿产品精深加工、湘乡市的皮革制造等特色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四)突出改善民生。 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特别注重对民生项目的投入,县域民生现状进一步完善。一是居民收入大幅提升。2013年,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242元,比上年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9416元,增长21.9%。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由上年的2.4:1缩小为2.1:1。二是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2013年,全省县域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50.55万人,比上年增长18.1%;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858.00万人,增长13.8%;参加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3.83万人,增长1.2%;参加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78.10万人,增长5.1%;参加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870.31万人,增长1.5%;参加农村养老保险2937.70万人,增长6.8%。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 湖南县域经济呈现不平衡发展,经济基础好、资源丰富的县发展速度快,经济总量大、财政资金雄厚;而经济基础较差、资源匮乏的县发展速度慢,经济总量小、财力紧张。在中部地区湖南拥有国家百强县数量最多,同时列入国家、省扶贫工作重点县以及列入连片特困地区的县市区的总共有51个县。在扶贫工作重点县、连片特困地区中有部分县资源、人才、资金等相对缺少,经济发展缓慢。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连片特困地区县市区人均GDP只有18161元,人均财政收入只有1309元,分别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62.6%和64.5%,分别只有长沙四县的23.1%、1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86元,比全省县域平均水平低36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161元,比全省县域平均水平低3255元。
(二)资源环境约束加大。 湖南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有色之乡”之称。众多县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了采煤、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依赖于矿产资源的产业。典型的县市有冷水江市、资兴市、耒阳市和花垣县等。冷水江市、资兴市、耒阳市等依靠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实力强劲,在湖南县域经济考核中多次被评为经济强县。花垣县也曾因为采矿业发展较快,县财政收入大增而成为湖南省发展先进县(快县)。然而,这些以资源为经济支柱的县市正遭遇资源枯竭的尴尬。在可利用资源逐步减少的情况下,经济发展面临挑战。湖南先后有耒阳、常宁、资兴、冷水江、涟源5县市被列入国家资源枯竭性城市。
(三)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 由于受政策、机制、市场、地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在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解决农业大、工业弱、三产发展迟缓等问题还任重道远。2013年,全省县域第一产业仍占有较高比重,达到16.2%,比全国高6.2个百分点;第三产比重只有32.8%,比全国低13.3个百分点,且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不足以拉动整体经济发展;工业占GDP的比重虽然高,但是工业整体实力还较弱,工业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与浙江、江苏等省比有较大的差距。
三、对策建议
(一)实施分类指导,支持差异化竞争。 实践证明,一个县市的竞争优势的获得一定程度上在于其对自身优势的认识和把握。湖南县域经济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发展类型与模式,主要有工业主导型、农业基地型、矿产资源型、商贸流通型、旅游开发型、生态保护型和复合型等。应鼓励各地根据县情选准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把优势产业做出特色,把特色产业做出规模,使特色产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欠发达县市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决策中,应始终注意自身的比较优势,以现存优势资源为依托,做大做强相关产业。这些县市农业比重高,农业资源丰富,可以通过采取更灵活的方式联合、引进新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毒无污染食品、特色食品、精深加工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小产品、大产业的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缩小与县域经济强县的差距。同时,对生态功能县、江河源头县和禁止开发区,加大生态补偿力度,禁止发展重化工业,优化发展旅游产业,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确保全省的生态安全和用水安全。经济发达的县一般具有比较优质的资源禀赋,发展县域经济相对容易,但是,如果要快速发展,就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注重科技创新、更多地开发生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
(二)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一是 建立补偿机制。在资源开采过程中,遵循市场规律,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明确企业是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责任主体。 二是 建立支持机制。对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财政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帮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补偿社会保障、生态、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欠账。对充分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转型项目,在安排各项资金或贷款贴息资金时,给予适当补助。在交通干线、能源保障、信息网络等重大项目建设布局也要优先考虑资源型城市。 三是 建立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要加快资源价格改革步伐,逐步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科学制定资源性产品成本的财务核算办法,把矿业权取得、资源开采、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安全设施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企业退出和转产等费用列入资源性产品的成本构成。
(三)加快转型升级,调优产业结构。 按照“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的要求,坚持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招商项目向园区集中,建设好一批重点工业园区。作好项目规划,围绕工业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引进一批集约用地水平高、投入产出比率大、技术支撑强、财税增长快的项目。引导发展要素向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集中,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支持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扶持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加大品牌建设力度,积极创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湖南省著名商标;鼓励企业建立现代管理模式,创新商业运作模式,改善盈利模式,积极引进高端人才,推进现代企业管理,改变“家族式”、“作坊式”运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以企业清洁生产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循环和低碳经济,加快构建“两型”产业体系。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减少“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加大“三废”和噪声、扬尘污染治理。
供稿:农经队
撰稿:张纯钢 徐 虹
核稿:周颖江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