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园区”的“生态经”

29.03.2016  09:11


浏阳经开区日处理能力5.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浏阳经开区供图)

  湖南新闻网消息 据湖南日报报道 地处捞刀河上游的浏阳经开区,肩负生态重任。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浏阳经开区的做法是,通过技术扩容、结构扩容、管理扩容,对制约园区发展的环境问题各个击破,建立宜业宜居的生态园区。

   技术扩容——

   废水、废渣循环利用,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排放

  3月16日,笔者来到浏阳经开区的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只见生产废水回用二期工程正在进行试运行。

  该工程负责人介绍,生产研磨产生的废水,经过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进入中水回用系统;再经过混凝沉淀、超滤系统等数道工序处理,达到工业洗涤用水标准,就可重返生产环节再次利用。

  早在2012年3月,蓝思科技就投入3000万元建设了中水回用一期工程,于2013年1月开始试运行。一期工程以混凝沉淀工艺为主,回用率在35%左右。2015年3月,预计总投资达3500万元的二期工程开始建设。相比一期工程,增加了UF系统、RO系统和BAF工艺,经该工艺处理后的污水能达到纯水标准,直接回用于车间所有工序。

  目前,二期工程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安装,待调试完成后,预计4月份正式运行,中水回用率可达到65%以上。据介绍,后期投入使用后,每年将节约用水180万吨左右,可极大缓解园区供水和污水处理的压力。

  生物医药是浏阳经开区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去年来,园区一方面加快取缔燃煤锅炉,推广使用电、气、油等清洁能源,尔康、威尔曼、九典、华纳大等一批制药企业取得了良好成效,园区内分散的燃煤锅炉全部取缔;另一方面,新奥热力有限公司结合园区产业特色,投资1.3亿元建成了集中供热兼生物质废渣能源化利用项目,将企业医药生产废渣焚烧处理,实现废弃资源再利用。据介绍,下一步,还将实施分布式能源项目,切实改善园区废气问题。

  据介绍,目前园区80多家生产企业都已按要求购买排污权,通过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促进企业环境管理机制创新,推动企业清洁生产和环保设施技改提标。园区也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实施循环综合利用,减少排放,去年来已有10余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验收。

   结构扩容——

   做“加法”提升环境容量,做“减法”优化产业结构,确保增产不增污

  水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是浏阳经开区开发建设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如何扩充环境容量?首先是升级环保设施。

  2015年,园区内12家重点企业的环保设施实施全面整改,新奥热力、雪天精细化工、尔康制药、盐津铺子、九典制药、好味屋等企业,共投入整改资金2200多万元,健全环保治理设施。

  在浏阳经开区西园的东北角,占地达92亩的污水处理厂内,干净整洁,依次排开的11个工艺池看上去蔚为壮观。来自园区内企业和居民排放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经过这11个工艺池的四大工艺流程处理,最终以城镇污水处理一级A标准排放。

  浏阳经开区环保分局局长魏超凡介绍,园区污水处理厂分一、二期建设,一期从2002年11月开始建设,投入4500万元,废水处理能力为2万吨/天。为确保污水处理能力与园区高速发展带来的废水产生量相符,2012年6月,园区启动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3.5万吨/天,投入1.2亿元;同时对一期的污水处理设施完成提标,综合水质由一级B标准提高到一级A标准,新增COD减排157.2吨,NH3-N减排1299吨,为园区可持续发展和捞刀河水环境安全提供了保障。

  目前,园区北园的2.5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也已启动。期间,北园的污水通过临时干管引入已建成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能上的环保设施都上了。”魏超凡介绍,“十三五”期间,园区还将启动建设100公顷湿地公园,使经湿地系统净化的水质尽量达到Ⅳ类地表水水质,确保增产不增污。

  其次,优化规划布局,有序推动落后产业淘汰退出,腾出宝贵的环境容量。

  一方面,通过平台公司收购再招商,实施产业优化。引进行业优质投资者,2015年完成宏灏基因等15家企业兼并重组。眼下,园区正在着手制订鼓励企业优化重组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进困难企业完成兼并重组,盘活存量资产,焕发新的生机。

  另一方面,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提高准入门槛,积极引进和扶持低碳项目入园,对污染大、能耗高、产出低的项目拒绝入园,而且环保部门全程参与招商引资及监控评估评价。比如,去年园区坚决不上500吨以上的合成制药项目。

   管理扩容——

   夯实环保工作基础,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园区环境质量

  2015年,号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实施。浏阳经开区把环保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实施了环保工作部门联动机制,引进了环境执法人员,配备了执法车辆;协助企业普遍设立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明确企业分管环保负责人,配备环保专干,逐步建立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管理网络,促进环保责任落实。

  “只有环保靠前,发展才能主动。”浏阳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寻院豪说,园区在管理上下功夫,强化环保全程监管。

  为解决环保规划与各类规划之间存在调控目标、技术方法、管控手段等方面的冲突,以及多部门事权重叠、责任不明、缺乏协作,甚至出现不同审批事项互为前置条件等问题,科学制定园区环境总体规划,实施“多规合一”,包括科学划定生态红线等基本界限,形成建设项目环保准入清单制度,优化环境管理模式。

  2015年4月,浏阳经开区制订2015—2017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要在三年内完成环境保护“十大重点工程项目”,明显提升园区环境质量。其中包括,坚持源头治污,严把企业准入关,确保所有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验收率100%。加大对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个别污染严重且整改无效的企业下决心关闭退出。对污水处理南厂进行除臭等提质改造、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推进中水回用。推动清洁生产,对小型煤锅炉进行彻底清理,确保2017年前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年内园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

  严格监管执法。对重点企业、敏感企业进行常态监控,今年园区将完成园区在线监控的升级改造,所有管网都将处于全天候监控之下。深入推进污染隐患排查,综合运用巡查、暗访、夜查等多种执法手段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15年,浏阳经开区共立案查处非法企业7家,处罚款20多万元。

  “通过实施上述举措,构建园区环保大格局,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为园区经济升级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寻院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