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协作带动21万余户家庭脱贫

17.07.2017  09:30

   7月16日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自2016年10月劳务协作脱贫攻坚工作在全省全面推开以来,湖南巩固了之前已转移就业的64.04万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成果,同时新增11.85万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带动21.3万户贫困家庭脱贫。一年多时间里,湖南探索出一套劳务协作脱贫的模式,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点赞。

  湖南是劳务输出大省,也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为探索就业扶贫新路子,2016年4月,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文,启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龙山县与广东省广州、深圳、东莞、佛山4市劳务协作脱贫试点,通过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相互协作,帮助贫困地区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稳定就业,实现脱贫。半年时间里,即取得明显成效,试点地自治州新增2.2万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016年10月,湖南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劳务协作脱贫推广到全省,形成了跨省、省内、市州内三个层面对接协作机制。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湖南探索出“114”的劳务协作脱贫工作模式,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114”即形成一套输出地输入整体工作机制,建立一个劳务协作脱贫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把握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稳岗、精准服务四个关键环节。

  在这套工作机制下,贫困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通过协商会商,或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建起了跨省、跨市及跨县区的协作对接机制。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录入了湖南490万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以及151.86万农村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培训、政策帮扶等信息,对贫困劳动力就业失业状态精准跟踪。同时,输出地会同深圳、长株潭等输入地举办专场招聘会进行供需对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还在广东4市成立劳务协作服务中心,为贫困劳动力提供一站式服务;政府部门出台扶持政策,对聘用贫困劳动力的企业进行补贴;建立技能培训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贫困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通过劳务协作,我省贫困劳动力输出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自发输出向精准输出转变,从无序输出向有序输出转变、从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目前,劳务协作脱贫已成为我省贫困劳动力增加收入、实现脱贫的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