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初中生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 当青春期撞上中年期

23.03.2016  14:20

  漫画/余宁山

  ●初中生家庭教育遭遇“中年危机”

  ●“时间冲突”、“缺乏家教知识和方法”、“不知向谁求助”成为困扰家长的三大难题

  星辰在线3月23日讯(长沙晚报记者 王娜 实习生 伍思娜) 随着学业任务加重与自身心理、生理发生变化,初中生所处的青春期充满变化与矛盾。同时,初中生的家长大多“人到中年”,面临来自生理、工作、婚姻、子女教育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危机”。当青春期撞上中年期,初中生家庭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干扰或影响。

  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通过对全国两万余个初中生家庭的调查发现,亲子冲突普遍存在于初中生及其父母之间,且其比例随年级升高呈直线上升趋势,初三达到最高水平。长沙的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过半初中生认为“父母不能理解我”

  “我经常转发同学QQ空间里的搞笑段子,可我爸妈根本看不懂,有时候还会多想。”长沙的初二学生李蔚然告诉记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和父母之间的共同语言变得越来越少。李蔚然表示,他们大多拥有个人社交账号,虽然多数都会“应家长要求”添加父母为好友,但也只是选择性开放;平常,除了必要的事情说上几句以外,更多的时候以保持沉默的方式对待父母。采访中,许多初中生表示“父母喜欢拿我和别人比”、“总是插手和干涉学习”这两种行为最令人反感,特别是在 “学习”方面,亲子双方经常发生冲突。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中,问及“和父母沟通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50.39%的初中生认为“父母不能理解我”。在择友方面,超过10%的初中生明确表示不希望父母干涉自己和朋友的交往,他们看重的是与同伴兴趣爱好相近、观点一致、性格相投和外表,而家长则更看重孩子朋友的学习成绩、人品、家庭条件和家境相似等个人条件,二者存在明显差异;在学习方面,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强烈,而与孩子的期望相反,家长中做得最多的是督促孩子学习(30.44%)和买学习资料或报辅导班(21.25%),这些恰恰是子女最不希望家长提供的“支持”。

  八成以上家长“四十有惑”

  “前来寻求咨询的家长中40岁左右的占80%以上,可谓‘四十有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湖南李丽心灵教育中心执行主任葛鹏介绍,该中心每年接待上百个家庭的咨询,在长期的家庭教育工作实践中他们发现,当“中年期”撞上“叛逆期”,家庭教育很容易出现“中年危机”。葛鹏告诉记者,初中生很多时候是以较为内隐、消极的亲子冲突为主,这种情绪更难被父母感知。而正处在“多事之秋”的初中生家长在“工作与家庭”方面的冲突尤为显著,双方不能很好地交流,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让他往东他偏向西,叫他坐下他偏站着。自己苦口婆心地教诲,他却嗤之以鼻。”家住岳麓区的吴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时常感到很迷茫,小时候特乖、特聪明的儿子,怎么一上初中就变成了一个满身是刺的“小大人”。记者连日来的采访调查显示,家长吴先生的苦恼和郁闷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调查发现,“时间冲突”、“缺乏家教知识和方法”、“遇到教子问题不知道向谁求助”成为困扰家长的三大难题。而家庭教育视角下的初中生家长夫妻满意度、双方凝聚力、双方一致性和情感表达的状况都不乐观,超过三成的学生认为父母关系“不太融洽”,甚至“很糟糕”,这显示初中生家庭普遍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理念不一致、目标不一致,夫妻不和睦导致青少年出现问题的案例占60%。还有40%是由于应试教育中,最底层的问题学生被主流教育文化圈排除在外,他们会用他们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不满,和吸引注意。”市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校外教育部主任赵洪毅介绍,他接触的案例显示,夫妻关系疏远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一方面家庭关系不融洽,会让孩子得不到完整的来自家庭的爱;另外夫妻关系不和睦也会导致家庭教育目标的不一致,从而使孩子无法在一个统一科学的家庭教育计划中成长。

  家长苦恼

  人到中年,身体越来越差,工作也不顺心。女儿还天天跟我对着干,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微信还把我屏蔽了,难道我是她的仇人吗。

  湖南李丽心灵教育中心执行主任葛鹏:主观因素才是造成家庭教育“中年危机”的主因。家长要从情绪管理、工作心态、时间管理等方面加强主观能动性,以不断完善自身角色扮演进而缓解危机。家长在处理“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和“自我关系”方面要注重自身学习,坚持“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的原则。比如 “亲子关系”,初中阶段的孩子身心变化速度加快,会让家长猝不及防,而这种背景下的很多家长却不愿意学习或不善于学习,从而无法及时提供适合孩子身心变化的家庭教育,以致出现亲子问题。沟通是处理亲子关系的良方,而沟通的前提是理解,家长在不理解孩子的时候不妨换位思考,学会把孩子当老师,向他请教。

  随着年龄增加和自我意识及私领域意识的增强,当初中生面临心理压力或负面情绪时,并不希望父母花大量时间或者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而更希望父母给予情绪情感支持,将自己视为独立个体,给予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的机会。可见造成青春期亲子间沟通困难的并非时间因素,而是沟通方式。

  家长困惑

  平常工作忙无暇管教,没想到孩子发展成了问题少年,一度被学校退学,拒绝再接受他入校。我该怎么办?

  市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校外教育部主任赵洪毅:家教家风决定孩子的引导方向,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小就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这位家长在孩子小学时陪伴的缺位,延伸到初中,就导致全面问题的爆发。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心理需求产生了变化,不同于小学阶段“养育者”和“玩伴”类型的教育,他们更喜欢“心灵陪伴者”和“方向引领者”,渴望理解和被尊重;同时,初中生缺乏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的知识,抗挫折能力很弱,很容易与身边的人发生冲突、误解。在学校,教师以学校教育工作服务为中心,他们不能给家庭教育提供全面系统的社会支持,也不应该要求教育部门的专业教师去解决社会问题。当家庭出现青春期与中年期问题时应求助于专业社工人员包括青少年社工和学校社工。底层的问题学生因成绩差被边缘化,若家庭再施加压力,忽略孩子处在青春叛逆期的情感需求,缺乏应有的宽容与理解,则会导致恶性循环。对这类青少年的教育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关注其思想变化,及早进行教育转化和行为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