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引领“新湖南”
(湖南日报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李小兵 龙群)2015年11月16日,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在美国公布,国防科大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连续第六度称雄。
超级稻攻关不断传出好消息。继2011年、2014年超级稻百亩片亩平先后突破900公斤和1000公斤大关后,袁隆平院士日前发布,超级稻今年已在云南、河南和湖南的3个百亩片实现亩平16吨/公顷。
除了两张超级名片刷新世界纪录,即将走过的“十二五”,湖南科技可圈可点的还有很多。创新,越来越融入经济、社会前进的脚步,驱动着湖南发展。据统计,湖南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排位从“十一五”末的第15位,上升到2014年的第12位。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0年的51%,提高到2014年的52.9%。
顶层设计凝聚创新要素
进入“十二五”,我省对创新驱动的渴望达到新高峰。省委、省政府公布实施的《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成为全国第一个创新型省份建设纲要。《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湖南,并明确了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
如何凝聚创新需要的人才、资金、平台三大要素?如何加速科技与经济、社会的融合?以《纲要》为指引,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落地。
我省打破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的政策障碍,初步形成了包括培养与引进人才、支持研发、鼓励转化、政府采购、示范推广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支持体系。如率先在全国实行两个“70%”政策,一大批由科技人员领办或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湖南异军突起。仅中南大学,就有近200家。
针对科技创新亟须的金融支持系统,出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成效显著。以财政资金引导,联合社会资本共同设立了2.5亿元的湖南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启动实施了第一轮投资。目前,全省累计探索推出9大类74个创新型信贷产品和14个科技保险产品。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各类创新平台,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从300个增加到800个以上。
据统计,从2010年到2014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增长97%;全省研发人员总量增长了近5成;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从0.96件增加到2.53件。我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10年的2.18%提高到2015年的5.14%。
重点攻关推动产业升级
未来5至10年,国内对铁路大直径盾构机的市场需求巨大。11月14日,由铁建重工集团等研发的首台国产铁路大直径盾构机,在长沙顺利下线,该设备开挖直径8.8米,每台售价比进口便宜2000万元以上。
在省科技重大专项“超大直径掘进装备研制与应用”的资助下,铁建重工集团又牵头向开挖直径大于14米的盾构展开攻关,剑指国内首台超大直径掘进装备并应用过江隧道工程,最终形成超大直径掘进装备生产基地。
“十二五”期间,我省重点支持先进制造、轨道交通、互联网+等领域,部署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5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项目266个,突破关键瓶颈技术316项,开发新产品和新品种334个,支撑引领了高新技术产业平稳较快发展,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
长距离大坡度斜井隧道掘进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拓展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空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传动系统等关键技术突破,支撑了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链,推动长株潭开展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整机系统集成、控制系统、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制备三大技术,促使湖南的风电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形成了湘潭、株洲两大风电装备产业集群,达到200亿元产业规模。
2010年至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7.5%,明显高于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
科技惠民造福千家万户
改善民生是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二五”以来,我省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布局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并对全省亟须解决的重大民生科技问题优先立项,加大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支持力度。
“资兴市重金属污染区居民健康保障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实施3年来初步形成了一个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时监测、健康保障及数据共享的防控模式,惠及重金属污染区6.8万居民,全市重金属污染事件发生率为0。
母亲河湘江的安危,牵动着三湘四水。我省组建了重金属污染防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创新单位,在矿产资源高效清洁生产、重金属污水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等领域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示范推广项目。“湘江流域镉污染控制”专项,每年实现镉减量化100吨(若排放会导致污染水2000万吨以上),资源化回收镉300吨、锌300吨、铜50吨。
总投资4000余万元的“清水塘重金属污染区绿色家园生态恢复重建技术应用示范”项目,使清水塘工业区14.6万人口直接受益。
(2015年11月27日《湖南日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