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9月份热线报告出炉,出行不便、噪音扰民和无证办学是投诉热点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10月14日讯(记者 尹小龙)下班后打算赶回家吃晚饭,结果在公交站牌等了一个小时才见车来,这让市民不禁要问:公交车,你怎么这么难等?9月开学季,藏身民房的无证幼儿园又开始招生,它们为何屡禁不止?9月份,本报热线86885555接到重点民生诉求共计88件,其中市政设施类(公交、红绿灯、路灯等)28件,市民出行难题最为突出;市容环卫类(噪声扰民、环境污染、违规占道等)24件,其中施工噪音依然是扰民“顽疾”;商业服务类(水电气、消费投诉等)22件;教育类(无证办学、乱收费等)5件,其他诉求9件,如小区电梯瘫痪、摩托车逆行险象环生等等。
出行有点不便,噪音依然扰眠
市民李先生打算从泉塘小区坐车回洪山桥,结果足足等了1小时20分钟车才来,这让他着实苦等了一回(9月17日03版《星沙105,等你等得好辛苦》)。事后,长沙县通畅巴士有限公司表示,这种现象确实不正常,将进行查处。家住开元西路湘绣城的李先生原本经常乘坐704路公交车出行,704路公交车线路的调整让他感到极不方便(9月3日03版《704路公交线要改道,4居民区出行交通难》)。
夜深人静,恰好入眠,但湘龙街道盛地尊域小区隔壁正在建设的丰源国际小区常常夜间施工,阵阵轰鸣声让张先生难以安睡(9月26日08版《噪音防治为何成城市管理“顽疾”》)。噪音扰民8月份就已是市民投诉的热点问题,如今却依然不止,对此,城管部门表示,工地噪音扰民可责令其停止作业,处以2000元至10000元的罚款。而确因施工工艺需要,必须夜间连续作业的,应在5个工作日前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实施。经批准的夜间施工工地,应在夜间施工3天前,公告工地周围居民和单位。
藏身民房,幼儿园无证办学还不少
黄兴镇黄兴新村的黄兴小学旁有一所洪恩幼儿园,该幼儿园擅自选址,租用民房。由于没有相关许可证已在今年6月被责令关停,但9月中旬却再次招生,无证办学(9月16日04版《被叫停的幼儿园,无证办学又招生》)。除了黄兴新村,该镇光达村也有两所幼儿园无证招生。
在湘龙街道龙塘安置区内,一所名为金色未来和一所名为新苗的幼儿园同样也无证办学,被相关部门叫停后9月份仍正常开学(9月22日02版《无证办学,还有多少黑幼儿园藏身民房》)。对此,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4月15日,长沙市公安消防支队下发《关于不再审批在非学校建筑内将办公场所改为培训学校项目的通知》,对于采用民房、住宅楼等非学校内建筑场所用作办园场所的培训学校项目不得再通过消防部门验收。消防部门不再验收,教育部门也不予发证。因此,家长不要将孩子送入无证幼儿园入读,以免出现安全问题。
寻人、送福利,本报与读者一家亲
8月30日晚,家住灰埠社区的周忠被一辆摩托车撞成重伤,并被送往长沙市八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做完手术的周忠躺在病床上无法与人正常交流,由于她身上没有身份信息,也没有手机,医院无法帮她和家人取得联系(9月2日03版《车祸受伤昏迷,她是谁?》)。后来,市民董女士看到本报的报道后马上拨打本报热线,表示被撞伤的人可能就是她的邻居。
最终,在本报记者的陪同和董女士的热心帮助下,周忠的家属在医院见到了病床上的周忠。
本报于9月22日报道了澳籍华人慈善家魏基成为听力有障碍的老年人捐献助听器的消息,他通过本报表示还有30部助听器可以免费送给长沙县听力有障碍的老年人(9月22日03版《澳籍华人免费为听障老年人送“福音”》)。就在第二天(9月23日),本报热线十分火爆,30部助听器在当天上午全部找到了它的新主人。
[编辑:欧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