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农民种药材拥五千万资产 为乡亲提供千余岗位

18.05.2015  11:41

 

■记者 蔡平

我终于可以站在农村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自豪地说一句:我们大山青年,能出彩!”在5月14日举行的湖南全省创新创业先进典型报告会上,32岁的刘超以农民的淳朴身份喊出了“湖湘创客”的激情。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脚踩泥土,背靠大山,作为湖南乾坤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掌舵者,刘超用一个农民的勤勤恳恳与脚踏实地,通过“生态农业产业链”打造出了大山农业的一片“乾坤”。

【创业遇挫】

每天工作16小时却迎“关张

每一次创新创业的背后,都饱含着激情;每一个创新创业的榜样,都凝聚着血泪与力量。

刘超今年32岁。10多年前,他还是一间药房的营业员。当时很多亲朋好友都劝他:站柜台是女孩子做的事,你一个大男人做这个,将来找对象都难。

但我想我学的是医药知识,我需要的是经验积累。”刘超坚持了下来,一年下来,刘超熟悉了药房的整个流程,并升为经理。升职后原本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但“不安分”的刘超总想干点什么。于是他毅然辞职,向亲朋好友借钱,筹集了一笔创业资金。“当时父母拿给我一大包借来的钱,我打开一看,里面10元、5元的都有,还有几十张角票。

几个月后,刘超的药房开张了。刘超常常一个人在闷热的药房仓库里做销售方案,骑着一辆二手摩托车四处发传单,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皮肤晒得黝黑,人也瘦了十几斤。但不到半年,因为经营不善,药店关门了,血本无归。

对于初创的失利,刘超开始寻找原因,思考并进行新的规划和顶层设计。

【东山再起】

承包50亩山地种药材

痛定思痛,刘超想到自己每次进中药材都要跑到湖北、四川农村考察当地种植基地,为什么不在自己家乡种植药材呢?

说干就干,他办理了药材种植手续,自费进入湖南大学学习农业新技术,找到湖南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材种植专家请求技术指导。一切准备就绪后,刘超承包了50亩山地开始种药材。进山没有公路,种子、肥料一担100多斤他自己挑;开荒没有机械,他舞起斧头抡起铁锹就干;劳动人员不够,他动员家里男女老少一起上。2005年初,刘超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终于成型。

而刘超的乾坤农业之所以有“乾坤”,是因为构建了一条“生态链”和一条“产业链”。“乾坤”之一是无公害养殖和废物利用。利用药材茎和叶喂养生猪,再用猪粪做种植肥料,形成了“种养”生态循环链条。“一头猪一年的排泄物可以覆盖一亩地的肥料需求,光肥料成本,一亩地一年就可以节省300-500元,既合理利用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

而“乾坤”之二,则是在种植中药材时发展育苗基地,给农户提供药材苗,对于农户种植的药材,公司又回收加工成中药饮片,形成了“种收销”产业链条。短短几年,企业开始快速发展,涵盖了中药种植、生态养殖、农业休闲和饮片加工等多个领域,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人物素描

湖南乾坤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超

刘超2004年创办湖南乾坤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中药材种植,生猪、黄牛、野山鸡养殖等,现拥有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年利税800多万元,解决大中专毕业生、下岗职工及社会闲散人员等共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使众多乡亲的收入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提升4-6倍。

成就

为乡亲提供千余岗位

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刘超表示会将公司的“生态链”和“产业链”形成可复制的模式,同时开设加工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然后把更多的利润让利给乡亲们。“我们将完善从药材种子到成品的全产业链,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控制好药材的质量,而从育种、种植、加工、饮片回收等各个细分环节为乡亲们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利润空间。

据了解,从2008年起,刘超带领100多名乡亲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和养殖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发展了十多种名贵中药材种植,每年为基地周边群众提供岗位1000多个,家庭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如今,参加合作社的100多户农民,很多家庭建起了新房新居,100%的家庭有了存款。

创业感言

金山银山,农村是我最大的靠山;金杯银杯,不如乡亲们的口碑。我创业于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我知道,只有看得更高,做得更好,走得更快,才能无愧于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