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广校“校社”共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班在醴陵顺利开班

06.12.2014  20:42

 

为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加快培育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促进醴陵市农业产业的发展升级,11月27日,湖南省农广校“校社”共建新型职业农民水稻产业培育示范班在醴陵市大障镇顺利开班。

省农业委黄永明副巡视员、省农广校彭立副校长、省农广校刘琼燕工会主席、株洲市农广校王志良副校长和醴陵市农业局易拔山局长等领导出席开班典礼。

易拔山局长代表醴陵市农业局感谢省农业委、省农广校和株洲市农广校的领导多年来对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感谢大障等乡镇和参加培育的种粮大户对全市连续五年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所作出的贡献。易局长对办好此期培育班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大家提高共识,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历史使命必然落在新型职业农民身上;二是希望大家珍惜机会,做到生产、学习两不务;三是希望大家典型引路,言传身教,带领周边农户致富。

彭立副校长就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目的意义,农广校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构建新型职业农民体系作了详细说明,特别是在农业中等职业教育以及农业技能鉴定上,农广校要担当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阵地的作用,为农业农村人才的发展服好务。

省农业委黄永明副巡视员强调,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村家庭经营的基石,合作组织的骨干,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中坚力量,是现代农业的践行者。当前,新型职业农民这支队伍素质不怎么高,年龄偏大,后继乏人的现象比较突出,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格格不入,解决好并发展好这支队伍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加大投入力度,拓宽培育范围,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从资金、项目、保障等方面入手,让年轻的有抱负的高素质人才愿意留在农业行业。在农民的素质提升方面,农广校系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当科技教育的急先锋,完善体系,广泛调研,拓宽思路,积极作为,为地方产业发展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