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先交培训费?当心有诈!
编者按
和谐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社会理想,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会约束一个人的行为,而法律对维护社会和谐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尤为重要。即日起,本报将推出“法治伴我行”专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发生在普通人身边的案例,增长我们的法律知识,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
星沙时报讯(记者 张兴莎)随着暑期到来,无论是高中毕业生还是在校大学生都在筹划着兼职勤工俭学,既能赚取零花钱,又能充实假期生活。然而,不少骗子盯上了单纯的学生群体,企图借此机会设计骗局从中捞一笔。近日,星沙某高校的刘同学在找暑假工的过程中就遇到了问题。
“我在网上看到招聘信息,一家蛋糕店招聘服务员,月薪在2000元左右。”刘同学对制作糕点本来就很感兴趣,招聘信息上还说可以提供住宿,她觉得工资待遇还不错,就和那家蛋糕店的店长取得了联系。
“店长说正式工作之前需要先进行5天的简单培训,学习关于烘焙的简单技巧,需要交纳400元培训费用。”刘同学比较想要尝试这份工作,但是因为要缴纳费用,这让她担心这是一个骗局。“400元不算很多,但是不知道是真是假。”
带着刘同学的问题,记者来到了长沙县司法局,在法律援助中心向律师进行了咨询。“暑期打工学生被骗的案例不在少数,如果要求缴纳相关费用才能工作,确实要引起警觉。”值班律师表示,刘同学应该多一份警觉。
“最好能够去店里实地查看后再做定夺。”律师建议,在工作前必须对企业进行详细了解,例如企业营业地、注册情况、法定代表人等准确信息,以免落入骗局。
律师提醒
学生打暑期工主要有几种形式,一是在超市、商场、饭店、酒楼等场所做营业员或是服务员,工资一般按月计算;二是派发传单、做产品促销,多为短期、临时性质,工资常常按天或者按小时计算。因为工期短、人员流动快、劳务关系复杂,多为非全日制用工,一旦出现劳务纠纷,往往很难维权。同时大部分学生缺少合适的打工信息渠道,经常通过网络广告、中介公司寻找暑期工作。与此同时,一些非法的中介机构抓住学生缺少社会历练、求职心切的心理,以帮学生找工作为名,收取“保证金”或“押金”,收钱后却谎称工作暂时没找到,等学校开学后学生要读书了,中介机构就可以赚取这笔中介费。学生要了解简单的劳动法律知识,避免在暑期工作中“耽误时间又赔钱”。
此外,一般情况下企业员工的培训费用应当由企业承担,打暑假工的学生最好是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明确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给付期限以及福利待遇,以免出现拿不到工资、意外伤害无法维权等情况。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