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参加微信1元洗衣 价值五千衣物送洗后消失

07.01.2016  10:27

  工作人员正在从寄存柜里取出客户送洗的衣物。俞跃/摄

  五千块的衣物拿去干洗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网友通过微信参加了1元洗衣活动,半个月过去了衣服仍下落不明

  订单承接方昨回应:参与优惠活动的人太多,工厂已积压3万多件衣物

  “微信下单——收取存货码——将待洗衣物放入就近寄存柜——验衣付款——等待——接收提货码——前往寄存柜取洗净衣物”。

  有了“互联网+”,连洗衣服这种小事都有人替你办了,不但方便省事,还常常有各种活动优惠。

  可是,最近有一群金华人正在忙着找衣服,市民张小姐就是其中一员。10天前,她通过微信号送洗了价值五千元的衣物,至今仍然卡在“验衣付款”这个环节上。要知道,通常来说完成整个订单流程也就五天的事儿。

  怎么办?衣服到底去哪儿了?还能拿得回来吗?不洗了行不行?

  张小姐有一肚子疑问,但除了手机里无人应答的微信号,她也不知道该找谁去问。

  打算穿去北欧的羽绒衣回不来了

  只好自认倒霉再买一件

  到年尾了,张小姐打算犒劳一下自己一年的辛苦,和老公到北欧玩一趟。离出发还有一个月,她就开始准备了,找出最保暖的羽绒衣和其他几件需要干洗的衣服,打算洗洗干净带出门。

  可是,张小姐是个上班族,平时工作很忙。前段时间,她经过朋友介绍知道了一个叫YG网络的O2O洗衣服务,操作很简单,就是通过微信号提交订单,然后双方约定就近的寄存柜交收衣物。12月27日那天,她按照微信号的指示将衣服锁进了寄存柜,等待付款。

  哪里知道,直到昨天她都没有等来任何回应。她查过订单状态,这几天来一直是“运送往工厂途中”状态。

  这可急死她了。“我一共洗了5件衣服,包括一件旅游要穿的羽绒衣,还有一双鞋一个包,算算总价也要五六千块了。”

  还有不到十天,就到张小姐和老公出发旅游的日子了。她估计,这羽绒衣估计是拿不回来了,只好重新花了1000多元,临时在网上买了一件救急。

  论坛里“找衣服”的还不少

  最夸张的送去20多天还没拿回来

  记者听完张小姐的遭遇之后,去网上查了查,发现论坛里吐槽这件事的还不少。

  网友“一二恋”是12月12日下的单,一共送去3件衣服,但至今仍没拿回来。根据她的回忆,她12日把衣服放进寄存柜,14日有人把衣服取走了,15日她按对方算好的价格付了钱,然后就是无期的等待。23日那天,有人给她打电话,说25日应该就能洗好。可是10天过去了,也没人把衣服拿回来。

  网友“hzdygzn”则是个老顾客了:3次参加1元洗衣活动,第一次洗了5天,第二次洗了16天,第3次过去8天了在洗涤中!

  “唉!我的2件衣服快1一个月了,到现在还查无音讯。”网友“zhangpanpan1219”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钱江晚报记者注意到,这些网友的描述中,都提到了一个“1元洗衣”的活动。

  从他们的描述中大概可以知道,YG网络发起了一个叫“1元洗衣”的活动,很多网友都是冲着这个活动去洗衣服的,可能订单量超过了主办方的想像,现在订单积压非常严重。

  “当时没注意是在搞活动,要知道我肯定不会送过去,太麻烦了,我才不要贪这种便宜!哎,现在衣服还能拿回来吗?”张小姐得知情况后,欲哭无泪。

  商家回应

  活动参与人数超过想像

  金华工厂里已积压3万单衣服

  为了帮张小姐找到答案,钱江晚报记者昨天也辗转多种方式,试图联系YG网络和承接金华地区洗衣业务的“艾兰洁”。

  YG网络的一名工作人员承认,由于参与“1元活衣”活动的人实在太多了,公司内部的确出现人手不够的情况,订单积压也比较严重,根本来不及处理。

  “衣服取出来以后,得用专门的洗衣袋包好,再送去艾兰洁洗衣工厂。”他说,按照流程是工厂负责验衣并计算资费,工厂方面已经按一天500单在赶了,但截止到昨天上午,还积压着2500多单没有验。

  他无奈地告诉记者,送洗衣服的市民只能等等了,实在等不急的,可以试图通过微信回复功能咨询订单进度。

  不过,这个功能张小姐已经试过了,要么就是无人应答,要么就是得到和对方工作人员差不多的答复:1元洗衣活动参加人数太多,已经忙不过来了。

  至于“不洗行不行”、“如果没洗能不能先拿回来”这样的问题,对方工作人员倒是给出了金华艾兰洁洗衣工厂的地址。可同时也说了,仓库里已经积压了3万多单待洗衣物,估计要找到其中某一单有点困难。

  记者手记

  搞活动涨粉可以理解

  但别忽视用户体验掉了粉

  微信洗衣,是“互联网+”时代的新潮玩法,也叫O2O洗衣,就是把线下的洗衣服务放到线上的交易平台。和这种模式差不多的,还有网上订餐,网上美甲,网上叫车,网上钟点工等等。

  因为竞争激烈,这类O2O服务往往会推出让利幅度非常大的活动,以此笼络一群粉丝,也就是消费用户。这叫“涨粉”,也叫“吸粉”。可是,在包装这些涨粉活动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花点时间,关注一下用户体验呢?

  以YG网络为例,张小姐在整个找衣服的过程中,就有两点非常不舒服的体验。

  首先肯定是洗衣服本身这件事。按理,这是O2O洗衣最核心的业务,但就是在这个环节上,张小姐既没体会到便利,也没感恩这1元的便宜,还因此多掏了1000多元钱。

  其次,就是投诉无门。网上自助下单,根本找不到任何联系方式,直接在微信里回复也几乎是打水漂。

  而作为承接洗衣的合作方,“艾兰洁”提供的服务热线也是要么无人接听,要么关机。工厂积压到这种程度了,也没有个公开的说法。

  记者认同张小姐的一个说法,搞活动“涨粉”我们很理解,可是“涨粉”的目的是什么?设置活动规则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考虑自己的承接能力,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不设订单上限?出了岔子,客服和解释是不是也能主动面对及时跟上?

  要不然,这样一场活动搞下来,涨不涨粉不知道,掉粉倒是板上钉钉的事。双赢变双输,吃力不讨好,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