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淀粉灌装加工做假胶囊”——湖南特大制售假冒保健品案透视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4-10/18/c_1112878154.htm
玉米淀粉灌装加工做假胶囊”——湖南特大制售假冒保健品案透视
新华网长沙10月18日专电(记者帅才、谢樱)黑窝点工人将玉米淀粉灌装加工做成假胶囊,通过快递公司将“药品”销售至多个省份,仅4个月时间该黑窝点的销售金额就高达5000余万元……
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今年破获一起特大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保健食品案,现场查扣9卡车假冒性保健食品,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涉案货值上亿元。
玉米淀粉做胶囊,假胶囊销往26个省份
据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介绍,今年3月21日,湖南邵东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制售假药,药监部门安排专人对县宋家塘街道办事处某居民楼进行摸排调查,发现一个无证非法生产假冒保健食品的黑窝点,并锁定了部分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信息。
2014年3月29日,湖南邵阳市、邵东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公安部门兵分多路,端掉制假黑窝点。该窝点是一栋两层居民楼,生产、包装车间及仓库共有6处,执法人员进入现场时,制假人员正在加工生产假冒保健食品。
据执法人员介绍,当时公安人员对生产主管刘某军及8名工人进行了控制;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人员对涉案物品进行了扣押,当场收缴假冒性保健食品成品127300盒(瓶)、空胶囊1300公斤、制假原料2000公斤、空包装盒215万个、说明书及防伪商标21件、半成品42件、胶囊灌装机等制假设备10台,没收销售清单242份、记账本6本,涉案物品整整装满了9卡车,货值2862万元。
经查,该窝点从2012年12月开始生产加工假冒胶囊系列和片剂系列性保健食品,胶囊系列保健食品是在该窝点生产,由工人将玉米淀粉等粉末灌装加工而成,片状半成品是从外地购进,再进行改包装的。
自2012年12月以来,该窝点通过托运站或快递公司将产品销往全国26个省份。从收缴的销售清单统计,仅去年8月至12月底销售金额就高达5000余万元。
目前,主要犯罪嫌疑人肖某伟和刘某军已批捕归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平尚未归案,已被公安列为网上逃犯进行追逃。
涉案产品含有害物质,互联网交易隐匿性强
据湖南省局稽查支队总队长唐毅介绍,2014年4月底,湖南省食品药品检验院检验认定该案“天下第一棒”、“德国黑蚂蚁生精片”等产品中添加了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伟哥成分西地那非。
唐毅说,该案是一起非法生产销售假冒保健食品案件,涉案地点涵盖河南、上海、安徽、云南、新疆、广西等26个省份上百个市县区,从收缴的销售清单看,销售上下线多达数百人。
据介绍,犯罪嫌疑人售假隐蔽、反侦查能力强。犯罪嫌疑人销售手段高明,其销售都是通过电话、互联网联系交易,并借助物流发货,监管部门难以发现。主要犯罪嫌疑人住所隐蔽,电话卡更换频繁,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
唐毅认为,当网上购物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互联网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发布虚假药品信息、违法药品广告和兜售假劣药品的主要阵地。
据介绍,这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兜售假药,采取“点对点”的消费模式,直接邮售给消费者,营销人员不与客户直接见面,不直接收取货款,配送与收款均由第三方物流完成,隐蔽性、欺骗性极强。
网上售假药风险大,消费者谨防受骗
据了解,按照我国有关规定,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和药品交易服务都应依法经过审查审批。实际上这些规定没有得到严格遵守,其约束力对互联网十分有限。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药品信息和交易服务的监管手段并不完善,网上违法宣传、销售药品等法律明文禁止的违法情形较为普遍。
唐毅认为,一些不法分子在购物网上申请网店进行虚假宣传和销售假药,让消费者难辨真假。消费者如需在网上购药,应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网站上查询购物网站是否具有销售药品的资格。消费者有病就医,用药要遵医嘱,不要轻信“祖传秘方”,万一上当要维权,不要轻信“广告承诺”。
http://legal.people.com.cn/n/2014/1019/c188502-2586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