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任务提前一年完成
大力实施“两房两棚”(公共租赁房、农村危房;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建设,是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大民生保障的重要工作。今年,国家下达我省“两房两棚”建设任务共54.87万户,为历年建设任务之最。可喜的是,截至11月底,我省已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按照规划目标,“十二五”期间,全省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160万套(户)。截至今年11月,我省已完成168.21万套,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任务。同时,从2009年至2014年,国家共安排我省农村危房改造任务74.88万户,到2014年底可完成76.5万户。
我省是怎样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实施“两房两棚”改造建设?采取了哪些创造性的举措?对稳增长、惠民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12月15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蒋益民为本报记者一一解答。
主动加码加压,
建设任务总量居全国前列
记者:中国经济换挡降速,房地产当前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理解“两房两棚”?
蒋益民:当前,房地产市场政策环境步入调整期,未来发展也将告别频繁的行政调控手段,更多依靠市场规律运行;政府转向加强保障房建设与管理,以政府主导的保障房体系和以市场主导的商品房体系的顶层设计思路日渐明晰。
推进新型城镇化,核心就是人的城镇化。解决更多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是重大的民生工程。自2009年国家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来,我省主动加码加压,连续5年建设任务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事实上,把“两房两棚”工作做好,不仅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且有利于改变城市面貌和拉动经济发展。
今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两房两棚”纳入了为民办实事目标考核。截至11月底,我省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42.57万套,为年度开工计划的100%;基本建成34.1万套,其中,往年续建结转12.44万套,已提前全面完成2014年度目标任务。农村危房方面同步推进重点帮扶和整村(镇)示范,已动工124849户,开工率101%,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全国绩效排名上升至第11名。
“两房两棚”建设,对稳增长、带动房地产上下游产业起了重大作用。截至11月底,全省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完成投资434.47亿元,同比增长40.81%;农村危房改造完成投资51亿元,同比增长12.1%。
省级财政投入近40亿元,
比去年翻了一番
记者:为了完成年度目标,我省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
蒋益民:推进“两房两棚”建设,省里根据中央下拨资金按比例进行配套。今年,我省争取城镇保障性住房中央资金134.07亿元,争取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资金9.72亿元。省级财政配套投入近40亿元,比去年翻了一番。
各地快速着手,有条件的项目提前开工,农村危房改造去年第4季度就预拨了一部分指标。省厅还向市州下放公租房和城市棚户区的项目审批权,农村危房改造对象的确认和落实则交由县市区负责,加快了实施进度。
各地还积极开展探索和创新。如长沙、株洲、岳阳等地以住宅产业化方式加速保障房建设进度。今年4月省政府下发《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后,各地也纷纷就此发力。在棚户区改造方面,益阳市资阳区针对涉及上万户居民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探索建立了“居民自治改造委员会”方式,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有力推动了改造进展。农村危房改造方面,通过实施重点帮扶、整乡(镇)整村示范,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与扶贫、灾后重建等相结合,提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整体效能。
更加突出“建管并重”,
让保障房成为百姓“安心房”
记者:在当前已有相当规模供应量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实现保障房的保障功能?
蒋益民:伴随住房保障的覆盖面逐步扩大,大规模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竣工交付使用,全省保障性住房已经从“建设为主”进入到“建管并重”的阶段,分配管理任务将更加繁重。
健全保障房的长效管理机制,让保障房真正成为百姓的“安心房”,有必要逐步进行科学简化和归并。应根据各地不同状况适当调整住房保障方式,以租金补贴方式为主提供住房保障,进一步提高住房保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保障性住房;建立健全动态管理的准入退出机制和住房保障信息系统,为住房保障长期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着眼来年,我省将紧紧把握国家推进新一轮棚改的机遇,积极争取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2015年,我省拟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51.83万套,较今年增长21.75%;农村危房改造12.3万户。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我省预报计划数排全国第一位。
[编辑:吴家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