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歧视到宠爱 小龙虾在岳阳华丽逆袭用了30年
在岳阳,从来没有一种动物能像小龙虾这样,短短30多年时间里,从歧视到宠爱,完成了从水族饲料到餐桌美味的华丽转身。
小龙虾是湖南人对淡水龙虾的统称,它英文名叫crayfish,学名叫“克氏原螯虾”。上世纪80年代末,作为肉食性水生养殖动物的饲料,从北美洲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由于强大的繁殖力和适应力,它们从长江三角洲出发,沿着江河水系向内地扩张,已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等地站稳了脚跟。由于生活习性的原因,小龙虾喜欢在田埂堤坝边打洞,造成水土流失甚至给堤垸防洪留下隐患,又因为饮食习惯的关系,最开始人们对这种外来物种根本就没有食欲,更多的是厌弃。
偶然改变龙虾命运的是一道叫“口味虾”的路边美食,几乎是一夜之间,从长沙南门口 “四娭毑口味虾”,到岳阳“天保虾尾”,再到“细毛蒸虾”,这道色艳、汤浓、味重、膏腴、香辣的美食,深受重口味的湖南人喜爱,十多年来形成的多个流派、近30种烹饪方法共同将虾食推升到了艺术,以至风靡大江南北。其实,外国人也喜欢吃小龙虾。在克氏原螯虾的故乡,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本来是全世界最大的小龙虾产地。当地人把小龙虾和辣椒、土豆、玉米一起炖,加入一种特制酱料,然后整锅倒在桌上捡吃。在法国,人们会把小龙虾去壳,用白葡萄酒调味,再加上奶油汤汁炖着吃。而湖北人将大量“十三香”加入小龙虾后,运到瑞典,竟然获得了当地“小龙虾节”的美味冠军。其实,知味龙虾的还是岳阳人,这种低脂、低热、胶元蛋白含量极高的节肢动物,在饮食地理中,最亲近的还是洞庭湖区出产的辣椒、花椒和蒜瓢。
不同于其他地方出产的小龙虾,从岳阳鱼巷子起水的龙虾几乎是清一色的洞庭湖野生龙虾。这种虾与其他产地的龙虾明显的区别就是色淡、肚白、肌肉紧实,由于生活在十多米深的湖床上,长年与流动水体抗争,保持着健壮有力的身材,并且身上不粘任何污秽物,起水后就可直接入锅烹制,这也就是为何岳阳出产的龙虾价格高于其他地方的原因。在岳阳,龙虾捕捞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水产品捕捞产业,与其他水产品捕捞不一样,只能用小“笼子”诱捕,渔民们叫“笼虾”。成千个虾笼放入诱饵,在傍晚时分放入水下,第二天清晨收笼。这是一种相当辛苦的劳作,不但要忍受夏天的烈日,还要防范洞庭湖上不期而至的季风,借用范仲淹《江上渔者》的诗说:“江上往来人,但爱龙虾美,君看一扁舟,出没风波里”。因为现在已经很少发现鲈鱼了。
欧洲杯之夜,真正认真陪伴你一起看球的,必然是这种“笼虾”。(长江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