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1.5亿元扶持农村电商 重点推动农产品进城

22.02.2016  09:36

  湖南新闻网消息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2月16日,溆浦县从事电子商务业务的溆云轩公司一片忙碌,当天收到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客户的订单共26张,要求寄送腊肉、糍粑等农产品。企业负责人刘源喜滋滋地说:“现在网上鼠标一点,给快递企业打个电话,农产品就卖出去了,公司已带动当地上百户农民脱贫致富。

  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的突飞猛进,电商作为一种全新的扶贫方式,正逐步应用到扶贫实践中来。2月15日,节后刚开工,省商务厅就召开厅务会专门研究电商扶贫工作,重点研究审定《关于引导与促进电商产业扶贫的实施意见》,从2016年开始,我省将围绕“农产品进城”痛点,在所有贫困县全面推广电商扶贫工作。据悉,2016年我省将拿出1.5亿元专项资金引导扶持农村电商,重点推动农产品进城。

   【规划】

  51个贫困县全面推广电商扶贫

  地处湘西的溆浦县,已经初步尝到电商扶贫带来的甜头。2015年,溆浦县网售农产品4.9亿元,帮农民人均增收220元,该县电商乡村服务站点已遍布70%以上的贫困乡村。溆浦县油洋乡址坊村村民舒更生曾是村里的贫困户,2015年通过给溆云轩公司提供剁辣椒、菜油等原生态农产品,年收入达到4万余元,一举甩掉“贫困帽”。让人期待的是,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像舒更生一样,搭上电商快车从而实现脱贫致富。

  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电商扶贫专项工作规划拟为:以我省51个贫困县为重点区域,以80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为重点对象,围绕“农产品进城”痛点,以市场化手段在贫困县推广“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电商模式,解决农产品难卖问题;到2020年底,所有贫困县将基本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并建立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所有贫困村设立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提供服务农户的网络代购、本地农产品销售、生活服务等电商扶贫服务;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特色农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

  省商务厅厅长徐湘平表示,下一步,将争取尽快促成《关于引导与促进电商产业扶贫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按照51个贫困县一起行动的原则,制定完善我省电商扶贫专项工作五年规划,未来连续五年,都争取拿出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电商扶贫。

   【现状】

  越来越多的贫困村被“点亮

  距6月杨梅季还有3个多月的时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渔滩村村长吴景良正铆足劲地串家走户,“要拉更多的散户加入到电商大军中来”。从去年开始,村里的乌梅借助互联网销售“一触即发”,8天时间全部脱销,吴景良告诉记者,“在传统销售模式下,都是外地商人进村批发到外地去销售,农户到手的价格为每斤七八元钱,但通过电商销售,一斤乌梅的直接收入最高可以卖到40元一斤。”尽管去年杨梅减产,但收入反而增加,村民人均收入翻倍。

  怀化市商务和粮食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市19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涉及电子商务的就达82家,占43%。2015年,怀化实现电商交易总额达45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9.2亿元,交易总额较上年增长151%。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为扶贫脱贫带来便利。阿里研究院发布的电商消贫报告(2015)显示,2014年阿里平台帮助贫困地区节支近200亿元,帮助贫困地区增收近120亿元,覆盖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淘宝湖南省区域负责人陈信告诉记者,2015年9月,湖南地区的农村淘宝项目正式启动,目前已在长沙、郴州、湘潭、益阳、张家界等地级市设立县级运营中心16个,每个中心下辖的村点平均为50个左右。此外,京东的“电商扶贫双百示范行动”也在全国铺开,将定点扶贫全国约104个贫困区县,惠及1万余个贫困村。

  “2015年,政府、平台和地方电商服务商三支力量一起发力,越来越多的贫困村被电商‘点亮’。”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说,商务部、财政部批准了2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在这200个县里面国家级贫困县占到了44%。

   【路径】

  营造“渔场”并教会“捕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和传统模式相比,电商扶贫最大的不同在于赋予农民前所未有的对接市场的能力,其本质是通过对接广域市场来克服本地市场的制约。”汪向东认为,授人以鱼的救济式扶贫、授人以渔的开发式扶贫是扶贫“1.0版”、“2.0版”,电商扶贫则是扶贫“3.0版”,是与各方跨界营造“渔场”,扶贫不仅需要让贫困户掌握“捕鱼”的本领,更需要“营造渔场”使之丰饶,以电子商务解决市场对接问题,让贫困户的好“”卖出好价钱。

  位于湘南边陲的江永县,有84个省级贫困村,但当地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当地的香柚、香芋、香姜、香米、香菇五香特产已经成为名片。目前,全县发展电商企业80家,开办网店1500多个,电商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电商销售产品总收入突破13亿元。江永县委副书记、县长唐德荣表示,电子商务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基础性、综合性、战略性产业,农业插上电子商务的翅膀,广大农民将享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实惠。

  湖南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透露,2015年,我省第一批选取了19个电商扶贫重点县,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签订了电商扶贫合作框架协议。

  “当前的电商扶贫探索,通过政府‘营造渔场’,释放贫困地区的‘新供给’,让平台、人才、企业等各方力量在农村电商的广袤空间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对于推动整个贫困地区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汪向东说。

   【关键】

  培养电商人才补齐“短板

  谈电商,做电商,眼下“电商扶贫”已成为一个热词。但据省商务厅调查,到目前为止,我省还没有形成一家覆盖全省农村的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没有一家在全省有影响力的农村电商企业。农民对互联网不了解、农村电商融资难、缺乏电商专业人才、缺少农产品品牌等因素,制约着电商在农村的发展。

  尤其是作为“互联网+扶贫”这场变革的主体,贫困农民能否接受互联网的洗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农人”?受访业内人士不约而同地抛出了这个问题。

  某互联网公司副总裁张威说:“目前不少人的电商观念还停留在‘会上网就能开网店’的原始阶段,对于电商经营环节中的策划、质量、品牌包装、宣传推广以及销售、物流、售后等各个环节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在日趋激烈的电商市场竞争中,必须要有具备相关电商素质的人才流入农村电商领域。

  “推进电商扶贫,吸纳培养人才应放在首位,尤其是需要青年人才的参与。”全国牛商总会执行秘书长胡志雄也如此表示。

  据悉,省商务厅与湖南商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成立惠农学院,将全面开展对农村电子商务适用、实操人才的培训。实际上,在全省各地,各种电商培训已是风起云涌,从最新新闻报道中搜索,就有30多个县开展了电商培训班,其中包括不少贫困县,如城步苗族自治县、龙山县、泸溪县、凤凰县等。

   观点

  打造品牌是必然趋势

  成功促火渔滩乌梅的幕后人士——怀化“梦想公社”负责人盛柯认为,农产品营销要搭上电商快车,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品牌化至关重要。目前,很多农产品仍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主,几乎都未建立涵盖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验、清理筛选、分级包装、冷藏保鲜等环节的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触网销售。

  这一观点与株洲市政协委员刘奔汉在政协会议上的提案不谋而合。刘奔汉明确指出,当地农业品牌虽多,但真正知名的品牌相对较少,部分本地的农产品很难抵挡外省市名优特产品的冲击。不少农产品公司产品质量过硬,但少数企业其产权意识不强。因此,农产品要想搭乘电商快车,必须要通过以人员培训、物流配送、品牌建设为代表的“互联网+农业经营”,再整合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实现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追溯于一体的“互联网+农业管理”,让成长型的企业在渠道中树立品牌。

  中港食品安全交流协会会长陈美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湖南的新型农产品品质很好,但“从包装、资质认证到产品策划和宣传都很弱,企业品牌意识淡薄,普遍缺乏打响品牌的技巧”。

  省商务厅厅长徐湘平告诉记者,未来我省农村电商的发展方向不仅是将农产品搬到网上售卖,更要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政府部门正在积极制定相应标准,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监管和认证,尽快补齐短板”。

  ■文/记者 杨田风 实习生 何嘉馨 何敏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