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是《不知该怎么称呼你》走红的密码
近日,《不知该怎么称呼你》走红网络,让人们重新思考抒情歌曲与时代的关系,让人们的审美趣味又回到了原点:人民性是文艺创作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标志。抒情歌曲要讲究人民性,要感应时代的脉搏,要抒发人民的感情。抒情歌曲,只有广大人民群众认同、接受和喜爱,才有永久的生命力,它的审美、教化、感悟、熏陶,激励和鼓舞的作用,才有广阔的回旋空间。这是《不知该怎么称呼你》走红的密码。
《不知该怎么称呼你》讲述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走访时,与苗族大妈石爬专交流的故事,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领袖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得到了充分展现。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一个重大的时代主题,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责任担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人要携手前进,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众所周知,从梁家河村,到正定,到宁德,一路走来,习近平同志驰而不息抓扶贫脱贫,扶贫的思路不断丰富和深化,《摆脱贫困》一书作了充分展示,终于在十八大后,“精准扶贫”的思想喷薄而出。“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成为960万平方公里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的行动纲领。在当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脱贫,是最大的政治,富有最深刻的人民性。《不知该怎么称呼你》,描述了这样一个催人奋进的故事,旋律柔和而不缠绵,曲调优美而不低沉,感情充沛而不狂野,确实称得上表达一个时代精气神的扛鼎之作。
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再提高它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它们得到发展。”可以说,人民赋予文艺以源源不断的营养和水分。同时,马克思主义还认为,领袖的作用就是发现真理,实践真理。领袖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领袖。领袖的人格魅力就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连,领袖的智慧来源于人民群众,领袖的一切出发点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拥戴与自己心连心的领袖。回眸历史,我们看看人民艺术家李有源和蒋开儒的艺术之路,我们不难衷心的发出这样的认同。
农民歌手李有源,在陕北蓝格英英的天空下放羊。家乡“闹红”,他和穷苦兄弟挺直了脊梁。因而在一个早晨,他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支歌,从佳县、米脂、绥德,逢山过山,逢水过水,一直唱到了延安,后经过专业文化工作者刘炽和公木的润色,成为一个时代耳熟能详的主旋律。
1992年,蒋开儒刚刚从黑龙江省某县政协副主席的位置上退下来,他看到《东方风来满眼春》的通讯,激动不已,他主动闯深圳了。1979年,他曾经路过深圳,当时一片水田,他踩着田坎过了口岸,这次他在一家文化艺术公司当起了临时工。在一家博物馆里,他看到了招商局当年的一张地图,上面有一个圈,于是,他创作激情一发不可收拾。“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他把歌词一次一次复印给湖南作曲家王佑贵。湖南才子躺在被窝里,一边用湖南话反复叨念“1979年”,一支曲子一气呵成了。以后,蒋开儒相继创作了《走进新时代》《继往开来》等著名歌曲,成为了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而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吹响了中国梦的进军号,治国理政的一系列举措深得党心民心,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全方位、高标准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全党做出了表率,人民群众以歌曲这一传播快捷的方式,表达自己心中的敬仰,这也是众望所归。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歌会激发人们更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凝神聚力办好中国的事情,我们一定会夺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胜利。我们也相信,这首歌曲的人民性将会得到更充分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