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成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 打造“金融+现代农业”航空母舰
为加快推进湘潭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湘潭市人民政府决定由市农委牵头,以市产业集团为平台,组建一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筹备,12月15日,“湘潭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正式成立,在湘潭“三农”工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出资8亿元,主要投向农田水利、农村设施、生态环境、科技支撑、智慧农业等公益性项目,供水节水等准公益项目,现代农业示范园(片)和农业产业化等三产融合项目。
审时度势 成立农业产业基金
5月2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谈文胜在湘潭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专题调研会上指出,要尽快建立湘潭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随后,市农委与市产业集团就相关工作进行对接,组建了专门的队伍。经过考察学习,并与国开行湖南分行等多家银行会商,筛选建立基金项目库,起草有关方案。10月11日市政府常务会议、10月27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湘潭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组建方案》和《湘潭农业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组建方案》。11月21日,湘潭农业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湘潭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出资8亿元。其中,由银行作为优先级有限合伙人,按90%的比例出资7.2亿元;农发投作为劣后级有限合伙人,按9.99%的比例出资0.7992亿元;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的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按0.01%的比例出资0.0008亿元。普通合伙人为基金管理人。
基金主要投向公益性项目、准公益项目、现代农业示范园(片)项目等,按照资金成本、投资项目、收益分配及回购退出的相关规定,首批资金成本控制在5.5%以内。首期投资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农村设施、生态环境、供水节水、排污治污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等项目。合作金融机构不参与基金投资运作的溢价分红,由市、县(市)区级政府以回购基金份额的形式实现农发投和合作金融机构的退出。
健全机制 科学管理调度基金
目前,我市设立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担任,副主任由协助分管农业副市长工作的副秘书长、市农委主任担任,成员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湘潭高新区、湘潭经开区、昭山示范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委、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规划局、市国资委、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市供销社、市水库移民开发管理局、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产业集团主要负责人组成。
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流程是,基金管理人对已入库项目进行尽职调查和评估,然后交由基金管理人决策机构进行评估决策,再提交给农业基金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决策,根据市级政府性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关的审批程序后,由农发投公司负责农业项目的建设、运营管理,基金管理人负责投后管理和项目监督。涉及全市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投资以及基金运作的宏观事项,还须提交市投资决策委员会进行决策后执行。
正确引导 用好用活用足基金
市委市政府始终将“三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想方设法引入更多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来支持“三农”、发展“三农”。成立湘潭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强化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动力引擎,能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功能、引导作用和增信效应,引入和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而且,引入的资金时限长、成本低、稳定性高,探索了工业化理念抓农业的平台载体,将实现农业农村与资本市场接轨,充分发挥项目的引资功能和资本的市场导向功能,对农业全要素融合、全产业链跟进、全价值链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市农委负责人介绍,将以湘潭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成立为契机,抢抓机遇,全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突出杠杆效应,通过基金实现工作项目化,加快推进财政资金由“直接无偿投入”向“间接引导撬动”转变,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斤”的作用;突出三产融合,大力开发粮油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利用,大力支持蔬菜加工和物流贸易,进一步拉长生猪产业链。加快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突出片区建设,重点支持四大类33个项目建设,大力推进银田、荷塘、梅林桥、姜畲、东郊等5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将其打造成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城乡统筹的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