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引领湖南水利发展

22.03.2016  08:41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戴道晋

  兴水利、除水害,促进人水和谐,一直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各方面对管水、用水、治水、保护水的要求越来越高,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中央“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揽治水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可靠的水安全水生态保障。

   一、坚持创新发展,激发水利发展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当前,我省水资源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涉水利益格局发生深刻调整、水利发展模式发生深刻转变。谁来干?怎么干?钱从哪儿来?如何确保长效?种种问题摆在面前,水利的传统治理模式已经乏力,急需新的动力。要突出思路引领。从协调推进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上审视水利工作,从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来推动水利工作,加快实现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局部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从注重行政管理向坚持两手发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变;加快调整和完善水利发展布局和发展方式,统筹解决好水短缺、水灾害、水生态、水环境问题。要奋力改革创新。围绕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加快改革创新。深化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理清各级水利事权,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灵活运用金融贷款,创新运用信贷融资、PPP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深化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市场管理,不断完善水利设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确保水利工程“建得起、管得好、长受益”,切实激发水利发展内生动力。特别是要加大水利供给侧改革力度,提升水利公共产品的质量与效益,增加水利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中高端供给服务。

   二、坚持协调发展,构筑水利发展均衡格局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省水利发展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调整关系、补齐短板,提高发展的整体效能。一方面,促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立足我省“四大板块”发展战略,因地制宜,一区一策,在保护、开发和管理上做到分类施策、统筹协调。长株潭地区要突出水资源节约、水环境保护、水行政管理改革等重点;湘南和大湘西地区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环洞庭湖地区要着力提高防洪能力和水资源配置能力,加快水生态水环境修复。特别是要加大对武陵山、罗霄山片区贫困地区的水利投入和政策倾斜,提高全省水利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另一方面,助力城乡协调统一。全力加快我省在建重大水利工程进度,精细谋划和科学布局“十三五”水利项目库,着力建设一批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水利工程设施,进一步完善全省基础设施“水利网”。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要求,着力提高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推进城乡水利基础设施均衡配置和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推进城市供水安全体系、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促进城市水利与城市发展协调均衡;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助推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

   三、坚持绿色发展,促进水利发展生态和谐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提高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严守水生态环境底线。落实节水优先方针,严格“三条红线”控制,将水资源可利用量、水环境容量作为今后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的刚性约束,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加强水功能区监管,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和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形成水资源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的倒逼机制。全面提升水生态功能。强化江河湖泊空间与功能管理,突出水域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快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按照“保护与发展并重、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思路实施流域系统治理,加快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和全省河道保洁工作,大力实施洞庭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山水田林湖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构筑“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屏障。全力推进城市水利生态化。把水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加快实施国家和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围绕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资源、水文化、水管理五大功能建设,促进城市发展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着力提升城市各类水体的生态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打造不怕水、不缺水、有流水、可亲水的安全宜居型城市。

   四、坚持开放发展,拓展水利发展承载空间

  新常态下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必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延伸,增强水利发展的可持续性,拓宽水利事业发展空间。要推动水利市场开放。坚持开放搞活水权、水市场,分类推进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水利工程专业化、社会化建设管理。全面推进水价综合改革,完善水权交易制度,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机制。要拓展水事合作空间。博采众长,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省内外、行业内外一切可以吸收的先进经验。推动水利在更高层次上“引进来”和“走出去”,密切与国家重要水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加强水利科技和智库建设,构筑开放新格局。要扩大水利服务范围。传统上的水利通常被定性为服务“三农”,社会发展至今,水利已经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乃至生存的制约性要素,必须主动作为,扩大服务范围,满足人民的实际需求,切实保障社会发展、人民幸福。

   五、坚持共享发展,推动水利发展成果普惠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和普惠性、均等化、可持续的方向,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建设。一是问民需。深入基层听民意、察民情、问民计,认真查找水利突出问题和软肋,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二是保民安。要时刻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抓好防洪抗旱薄弱环节建设,提高防灾抗灾减灾水平,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五个确保”目标。三是解民困。要落实中央精准扶贫要求,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基本目标,聚焦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加大对贫困地区水利项目的支持力度。尤其要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作为水利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加快实施全省51个贫困县和8000个贫困村400多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的巩固提升,全面推进“五小水利”建设,加快解决直接关系民生的水利问题。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