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运动”掀热潮 手机成年轻人贴身“私家教练”

11.02.2017  01:41

  中新社长沙2月10日电 题:“互联网+运动”掀热潮 手机成年轻人贴身“私家教练

  作者 付敬懿

  “为了摆脱‘每逢佳节胖三斤’的魔咒,必须坚持管住嘴、迈开腿的基本策略!”配上一张跑步10.31公里、消耗能量866.6卡路里的详情图,长沙市民欧阳宁在朋友圈开启了节后瘦身之旅。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每年长假,由于人们全身心放松,各种鸡鸭鱼肉和睡懒觉成为“保留节目”,“过年你胖了几斤”成为人们一年一度的感叹。越来越多的民众在节后也急迫地开始运动,“甩肉”瘦身。

  “七天都陷在打牌、吃饭、睡觉的循环中不能自拔,能不胖吗?”欧阳宁说,节后,打开微博或者微信,发现身边不少朋友都晒出自己每天的健身成果。

  随着各种健身软件如雨后春笋般上线,计算每天运动量、监测运动轨迹、核算热量消耗越来越方便,以致很多年轻人习惯用手机指导瘦身,并通过社交平台晒成绩激励自己。

  “最开始是比走路的步数,然后是跑步公里数及登山、骑车等各类运动。”在长沙从事传媒行业的张喆表示,不在朋友圈分享几次运动的轨迹,就如同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记录运动效果,好玩还有成就感。

  记者在手机软件商店输入“健身”关键词,立即出现数十款记录运动数据的软件。不少软件还能制定详细的健身计划,涉及仰卧起坐、深蹲、哑铃等各种内容,如同“私人健身教练”般管理用户的身体健康。

  “每当感觉自己胖了,我就会按照手机软件的提示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坚持一段时间。”26岁的长沙小伙夏天翔说,不需去特定时间场所就能锻炼,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还能邀请附近的人和群组一起运动,让不少中青年上班族能参与进来。

  “附近的人形成了一个圈子,几乎每天晚上都会一起跑步或暴走几公里。”夏天翔说,结伴而行、相互督促,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和白领加入到夜跑族。

  不少手机软件,还能根据用户的性别、身高、体重、年龄等,测算出每天所需的运动量,并催促其运动。而为了鼓励健身者运动,也会在用户跑步距离达到10公里、20公里时送上电子徽章以示嘉奖。

  “如果我当天运动量要是不够的话,它会连续提醒我去运动。”“80后”李聘在长沙一家事业单位上班,除偶尔应酬外,日常是一名宅男。“以前办过健身卡,但去的次数非常有限,现在只要拿手机就看到提醒。

  手机社交软件上捆绑的步数排名比拼,也刺激了为消磨时间而“触网”的中国新一代网虫——中老年人。

  “这叫健步走运动,有健身、减肥的效果。”58岁的汪丽退休已经三年,白天喜欢打麻将的她,晚上总会去出门散步、逛逛超市。“隔壁的周阿姨昨天走了两万多步。

  “互联网下全民参与运动,体育消费也需求巨大。”湖南体运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策划部经理罗焕华说,依托互联网的便捷体育生活方式,因为逐渐融入生活,也促进体育产业的飞速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