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盈利俱乐部仅有5家 高工资是亏损原因之一
制图:宋嵩
对于低谷中的中国足球来说,每个赛季结束之后的盘点便像是学生面对期末考试,期待着哪怕只有一丝一毫的进步带给自己鼓励。11月11日,在中国足协指导下,网易发布了2014版《中超联赛商业价值报告》,在眼花缭乱的数字中,中超公司4.4亿元的年收入格外显眼,同样显眼的,还有中超联赛的亏损俱乐部数目。
中超公司总收入突破4亿元
如果只看商业价值报告的前几行,一定会认为中超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在刚刚过去的2014赛季中超联赛中,中超公司的整体收入达到了4.4亿元,2014赛季成为职业化以来收益最高的一个赛季。2014年1月,中国平安以每年1.5亿元的金额签下中超4年的冠名权,也创下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冠名费用新高。在这个赛季,中超公司2.7亿元的净收入是上赛季的2.26倍,这也使其通过经营实现了分红数额的提升,每家俱乐部将得到1000万元左右的分红,同样创下新高,远远多于上赛季的570万元。
几个“最高”,让2014赛季的中超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虽然中超公司今年大幅提高了赞助商的门槛,但中超联赛的赞助商依旧突破了10家。本赛季青睐中超的不只有赞助商,还有那些不离不弃的中国球迷。据统计,本赛季中超联赛的场均上座人数达到18571人,虽然比上赛季下降了1个百分点,但考虑到本赛季的数据暂时未将最后一轮计算在内,而上赛季的数据又将亚冠比赛包括在内,因此本赛季中超联赛的上座率基本与上赛季持平。这项数据足以保证中超联赛在亚洲继续稳居第一位,而在世界范围内也能跻身前十。
网易副总编辑颜强表示,尽管中超公司的收入大幅增长,但其营收结构仍然不够完善。欧洲足球俱乐部的收入中占很大比重的媒体版权收入,在中超联赛中的占比较上赛季进一步缩减,说明中超联赛的价值仍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
盈利俱乐部仅有5家
与中超公司2014赛季的收入状况相似,2014赛季16支中超俱乐部的总收入也创下新高,达到20.15亿元,总收入超过1亿元的俱乐部由上赛季的两家增加到本赛季的广州恒大、山东鲁能等7家俱乐部。然而在2014赛季,中超俱乐部总体依旧处于亏损状态,总亏损额达到2.22亿元。16家俱乐部中,只有广州恒大、贵州人和等5支俱乐部实现盈利。颜强认为,由于房地产商的投资在很多时候难以厘清到底是对俱乐部股权进行的投资还是纯市场行为,因此账面上盈利的球队可能不到5家,这一观点也得到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马宇的认同。
造成中超俱乐部亏损,球员及教练的高工资依旧是原因之一。2014赛季,中超球员的薪资总额达到17.81亿元,较上赛季增长了24%,这也是自2011年起球员薪资总额连续4年呈增长态势。在俱乐部层面,广州恒大与山东鲁能分别以2.88亿元、2.86亿元高居薪资总额的前两位。与去年相比,北京国安、山东鲁能等4家俱乐部的薪资总额增长超过了1亿元。
就在球员薪水不断上涨的同时,各俱乐部的门票收入却在逐年下滑,这无疑使得球队的经营雪上加霜。在暂未统计最后一轮的情况下,2014赛季中超各球队门票总收入仅为1.2亿元,较上赛季的3.3亿元下降明显。即便是本项统计中遥遥领先的广州恒大,其数据也下降了50%之多。与此同时,各俱乐部的特许商品经营收入则突破了2000万元,但占比只有2%左右。辽宁宏运俱乐部总经理黄雁便坦陈,俱乐部几乎没有特许商品经营收入。
中小俱乐部举步维艰
不断上涨的球员工资加上逐渐下滑的门票收入,让不少中超联赛的中小俱乐部举步维艰,2014赛季险些降级的辽宁宏运和河南建业便是其中代表。
据黄雁介绍,为了得到更多赞助让球队继续生存,辽宁宏运本赛季离开了著名的沈阳铁西体育场,将主场迁至盘锦市新建成的体育中心,“主场搬迁还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占了主要作用,搬到盘锦之后,上座率有所下降,门票收入也少了150万元。”黄雁说,“俱乐部自身在市场化运作能取得的收入其实是不足以维持俱乐部自身运营的,除了大股东宏运集团的投入,在盘锦市政府的主导下有一些企业给了比较可观的赞助。”河南建业俱乐部执行总经理张骞对此也颇有感触,本赛季的建业投入了将近两亿元才勉强保级,实现收支平衡,在张骞看来“很难”。
据黄雁介绍,2006年到2010年,宏运每年对球队的投入大约在1000万元,而2010年恒大进入中超以后大幅提升了竞争成本,2011年起,宏运的投入基本上升至每年1亿元。这样的“架势”让小本经营的辽宁宏运有些“招架不住”,“每年的分红虽然在递增,但仍然远不足以支撑俱乐部的运营。”黄雁说。重压之下,辽宁宏运选择注重本土化道路,目前队中25名国内球员以及教练组全部为辽宁本地人,然而黄雁坦承,目前球员的培养还是依靠传统的体系,在人员流失严重的情况下必须寻找市场化的经营道路。记者 陈晨曦 刘硕阳
对于低谷中的中国足球来说,每个赛季结束之后的盘点便像是学生面对期末考试,期待着哪怕只有一丝一毫的进步带给自己鼓励。11月11日,在中国足协指导下,网易发布了2014版《中超联赛商业价值报告》,在眼花缭乱的数字中,中超公司4.4亿元的年收入格外显眼,同样显眼的,还有中超联赛的亏损俱乐部数目。
中超公司总收入突破4亿元
如果只看商业价值报告的前几行,一定会认为中超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在刚刚过去的2014赛季中超联赛中,中超公司的整体收入达到了4.4亿元,2014赛季成为职业化以来收益最高的一个赛季。2014年1月,中国平安以每年1.5亿元的金额签下中超4年的冠名权,也创下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冠名费用新高。在这个赛季,中超公司2.7亿元的净收入是上赛季的2.26倍,这也使其通过经营实现了分红数额的提升,每家俱乐部将得到1000万元左右的分红,同样创下新高,远远多于上赛季的570万元。
几个“最高”,让2014赛季的中超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虽然中超公司今年大幅提高了赞助商的门槛,但中超联赛的赞助商依旧突破了10家。本赛季青睐中超的不只有赞助商,还有那些不离不弃的中国球迷。据统计,本赛季中超联赛的场均上座人数达到18571人,虽然比上赛季下降了1个百分点,但考虑到本赛季的数据暂时未将最后一轮计算在内,而上赛季的数据又将亚冠比赛包括在内,因此本赛季中超联赛的上座率基本与上赛季持平。这项数据足以保证中超联赛在亚洲继续稳居第一位,而在世界范围内也能跻身前十。
网易副总编辑颜强表示,尽管中超公司的收入大幅增长,但其营收结构仍然不够完善。欧洲足球俱乐部的收入中占很大比重的媒体版权收入,在中超联赛中的占比较上赛季进一步缩减,说明中超联赛的价值仍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
盈利俱乐部仅有5家
与中超公司2014赛季的收入状况相似,2014赛季16支中超俱乐部的总收入也创下新高,达到20.15亿元,总收入超过1亿元的俱乐部由上赛季的两家增加到本赛季的广州恒大、山东鲁能等7家俱乐部。然而在2014赛季,中超俱乐部总体依旧处于亏损状态,总亏损额达到2.22亿元。16家俱乐部中,只有广州恒大、贵州人和等5支俱乐部实现盈利。颜强认为,由于房地产商的投资在很多时候难以厘清到底是对俱乐部股权进行的投资还是纯市场行为,因此账面上盈利的球队可能不到5家,这一观点也得到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马宇的认同。
造成中超俱乐部亏损,球员及教练的高工资依旧是原因之一。2014赛季,中超球员的薪资总额达到17.81亿元,较上赛季增长了24%,这也是自2011年起球员薪资总额连续4年呈增长态势。在俱乐部层面,广州恒大与山东鲁能分别以2.88亿元、2.86亿元高居薪资总额的前两位。与去年相比,北京国安、山东鲁能等4家俱乐部的薪资总额增长超过了1亿元。
就在球员薪水不断上涨的同时,各俱乐部的门票收入却在逐年下滑,这无疑使得球队的经营雪上加霜。在暂未统计最后一轮的情况下,2014赛季中超各球队门票总收入仅为1.2亿元,较上赛季的3.3亿元下降明显。即便是本项统计中遥遥领先的广州恒大,其数据也下降了50%之多。与此同时,各俱乐部的特许商品经营收入则突破了2000万元,但占比只有2%左右。辽宁宏运俱乐部总经理黄雁便坦陈,俱乐部几乎没有特许商品经营收入。
中小俱乐部举步维艰
不断上涨的球员工资加上逐渐下滑的门票收入,让不少中超联赛的中小俱乐部举步维艰,2014赛季险些降级的辽宁宏运和河南建业便是其中代表。
据黄雁介绍,为了得到更多赞助让球队继续生存,辽宁宏运本赛季离开了著名的沈阳铁西体育场,将主场迁至盘锦市新建成的体育中心,“主场搬迁还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占了主要作用,搬到盘锦之后,上座率有所下降,门票收入也少了150万元。”黄雁说,“俱乐部自身在市场化运作能取得的收入其实是不足以维持俱乐部自身运营的,除了大股东宏运集团的投入,在盘锦市政府的主导下有一些企业给了比较可观的赞助。”河南建业俱乐部执行总经理张骞对此也颇有感触,本赛季的建业投入了将近两亿元才勉强保级,实现收支平衡,在张骞看来“很难”。
据黄雁介绍,2006年到2010年,宏运每年对球队的投入大约在1000万元,而2010年恒大进入中超以后大幅提升了竞争成本,2011年起,宏运的投入基本上升至每年1亿元。这样的“架势”让小本经营的辽宁宏运有些“招架不住”,“每年的分红虽然在递增,但仍然远不足以支撑俱乐部的运营。”黄雁说。重压之下,辽宁宏运选择注重本土化道路,目前队中25名国内球员以及教练组全部为辽宁本地人,然而黄雁坦承,目前球员的培养还是依靠传统的体系,在人员流失严重的情况下必须寻找市场化的经营道路。记者 陈晨曦 刘硕阳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