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签约10个项目 黄花综合保税区开始发力了

06.11.2016  04:42

  (视频: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高大上的宣传片。)

(视频:今年9月29日,长沙县委书记曾超群接受记者采访,展望黄花综合保税区未来。)

(11月5日上午,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第一批项目成功签约。)

(签约涉及保税加工、保税贸易、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10个项目。)

(长沙市委副书记、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徐宏源致辞。)

(黄花综合保税区已于今年9月开工建设,预计总投资50亿元。)

(第一批参与建设的工程机械出发,开赴建设现场。图片均由星辰全媒体记者   王希文/摄)

   星辰在线11月5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王希文) 11月5日上午,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第一批项目成功签约,涉及保税加工、保税贸易、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10个项目,签约项目或租赁或自建标准厂房约4.5万平方米,保税仓库约1.4万平方米,可实现进出口总额将近8亿美元。

  长沙市委副书记、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徐宏源出席。

  湖南开放经济皇冠上的明珠

  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于今年5月31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规划面积1.99平方公里,东侧紧邻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作为长沙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的核心示范区,区域内航空、水运、高铁、城市主干道、磁悬浮、地铁共同筑起了六位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园区周边囊括了湖南省5大国家级园区和9大省级园区,聚集了以36家世界500强企业为代表的数千家企业,是湖南省产业基础最雄厚、商务活动最密集的区域,被誉为湖南开放经济皇冠上的明珠。

  “湖南不靠海、不靠边,走向世界靠蓝天。”长沙县委书记曾超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黄花综合保税区作为航空偏好型产业园区,依托长沙市、县几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长沙县将举全县之力来支持项目和产业,让广大的进出口企业能够在这里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优惠政策和服务,实现他们的梦想。”

  2020年进出口贸易额将达到50亿美元

  项目已于今年9月开工建设,预计总投资50亿元。首期建设范围为机场高速以北、黄金大道以西0.77平方公里区域,将在围网内重点打造保税仓储、物流加工、商贸交流三大核心功能。围网外的产业园区、商务办公、文化会展、综合服务四大配套功能,建设保税仓库、监管仓库、堆场及停车服务区、综合大楼,完善配套用房、出入卡口、隔离围网等基础设施,2017年5月31日前将通过联合验收并封关运行。

  早在项目建设之初,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便已经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从产业扶持、入驻优惠、金融服务、财政支持、配套服务、招大引强等方面全力支持入驻企业发展。

  对将来的建设,曾超群信心满满,项目运行之后,长沙县将通过边建设、边招商、边运营,“确保在2020年5月31日之前,达到1.99平方公里的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额达到50亿美元,形成长沙乃至湖南外向型经济的新高地。”

  入驻企业:为湖南开放经济做更大贡献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邮政国际快件中心项目,作为本次签约项目之一,集邮关、商关、跨境电商三大功能于一体,建成后预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5亿美元。该公司湖南省国际速递分公司纪委书记、副总经理徐江表示,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我们将倍加珍惜双方的缘分,勇于担当使命和责任,为湖南跨境电商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银行这次也在入驻企业之列,湖南分行副行长王果认为,“从今天开始,中国银行也将作为黄花综合保税区的建设者,与大家一道,为入驻企业做好服务,尤其是金融服务。”

  徐宏源:确保如期封关运行 成为湖南开放发展新引擎

  在致辞中,徐宏源指出,黄花综合保税区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同时也是湖南首个依托航空港发展建设的综合保税区,对带动和促进长沙乃至湖南对外发展新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签约项目选择落户黄花综合保税区,标志着长沙外向型经济即将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项目签约只是良好合作的第一步,优质高效推动项目建设才是双方共同的目标。”

  徐宏源要求,长沙县要按照“一次建设、一次验收、一次达标、一次运行”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招商、高效率运行,抓紧推进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确保黄花综合保税区如期封关运行,使之成为湖南开放发展的新引擎、外贸服务的新基地、临空经济的新平台、结构优化的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