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 79个村成重点解剖对象
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农村基层,进行重点解剖,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重要法宝。
今年来,湘西自治州通过分期分批对重点村进行重点解剖,党员干部群众对预防和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79个村成首批重点解剖对象
“这是纪委在家家户户贴的举报公告,你看,上面有电话,可以直接打给纪委反映,很方便。”8月23日,龙山县苗儿滩镇民主村村民向德,指着大门上粘贴的《精准扶贫专项监督和“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受理信访举报的公告》说。
今年3月以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全面启动精准扶贫专项监督和“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媒体发布、进村入户等方式进行宣传,得到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收集摸排各类问题线索1124件,县市区纪委信访举报一度出现“井喷”式局面。
为提高“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效果,按照项目资金多、信访问题多、群众意见大的选定原则,州专治办将79个村作为首批重点解剖对象。州县市专治办从财政、审计、纪委、住建等部门抽调精通财务、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业务骨干,深入重点解剖村开展工作,并派出8名重点解剖督导员进驻县市,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
确保线索无遗漏
要想进一步收集和核查问题线索,除了收集分析资料,还需走访群众和实地核查。
“老人家,我们是州纪委的,你把‘一卡通’本子给我们看看。这上面的钱是你们自己取的吗?”8月31日下午,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细雨,该州驻保靖重点解剖组正在该县土家苗寨和移民库区进村入户收集问题线索。
该州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走访中坚持“五个必访”,即对实名举报人、“两代表一委员”、全体在家党员、享受各项补贴的对象和全体村组干部作为必访对象。
9月1日上午,花垣县一条新修的水泥路上,一人正弯腰拿着钢尺测量公路的厚度,一人正推着测量仪检测路面长度和宽度,还有一人正拿着资料比对,不时与当地群众沟通交流。
这是该州驻花垣重点解剖组对扶贫队新修入户路工程现场测量的情景。实行重点解剖工作以来,该州对79个村涉及的每个项目、每笔资金逐一进行了核查,确保每一条线索核查都无遗漏。
退还群众资金400余万元
按照“四种形态”的要求,该州探索出“四个一批”分类处理模式,对问题线索一查到底:对情节轻微的,责令整改,诫勉教育一批;对构成严重违规违纪的立案调查,严肃查处一批;对构成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刑事追究一批;对查处的典型案例,通报曝光一批。
龙山县洗洛镇芭蕉村,是该州确定的“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首批重点解剖村之一。今年5月,重点解剖组进驻芭蕉村后,根据群众举报反映,该村原党支部书记谭太岳、原村委会主任李书林,伙同县龙里公司原征拆协调部部长何南春,侵占村征地拆迁款、林地补偿款10.43万元的问题浮出水面。最终,3人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并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有效维护了群众利益。
截至8月底,该州共收集、摸排各类问题线索1124件,立案查处227件,党纪政纪处分86人,移送司法机关21人,收缴违纪资金3017.13万元,退还群众资金432万元。(湖南日报 张斌 向富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