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培育发展460个家庭农场

11.02.2015  14:11

刚刚入春,衡阳县西渡镇群星村家庭农场主颜卫杰带着一批乡邻,进行山塘清淤和水渠修补。颜卫杰告诉记者,2011年以来,他陆续从本村流转水田676亩、水塘300亩,办家庭农场、搞规模种养。2014年,其家庭农场收入80来万元,今年计划再流转土地5000亩。

衡阳县县长熊超群介绍,近年来,该县围绕粮油、蔬菜、畜牧、柑橘等主导优势产业和各乡镇特色产业,按照“生产有规模、产品有市场、经营有场地、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农户有收益”的“六有”要求,培育发展家庭农场460个,共流转土地58740亩,每个家庭农场目前平均经营土地近128亩。

衡阳县是农业大县,自2013年就开始研究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并安排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奖补资金,每年重点扶持10个家庭农场,每个3万元。县政府还印发了“粮食生产土地流转工作实施细则”,对土地流转在100亩以上且种植双季稻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给予每亩150元奖励补贴。同时,县工商局、县农经局联合发文,对家庭农场准入条件、登记注册、申请认定、备案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

在衡阳县西渡镇海龙村,记者走进村民李爱国办的家庭农场,见山地上种着一排排桂花树、茶花树等。李爱国原来从事家具生产和销售,看到家庭农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后,去年毅然回家办家庭农场,投资800多万元,硬化公路、修建水渠等,开垦荒芜的山地搞花卉苗木种植。如今,他的家庭农场已成为全县示范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