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师坚守贫困山区36年 两年后退休欲寻接棒人
(原标题:[益阳] 村小老教师要退休了,接棒的人在哪里啊)
益阳安化县乐安镇古溶村的彭家学校,目前只有12名学生,包括7名幼儿和5名二年级学生。老师也只有一位,她就是坚守20年的王玉吾老师。
坚守在贫困山区36年,转正后在彭家学校坚守20年
1979 年的4月28日,正在益阳安化一中准备参加高考的王玉吾被班主任老师叫到办公室,当时乐安镇思游联校校长和老家青园村的村支书一起找她做工作,青园完小知青教师即将返城,学校没人接手,希望她回家任教。王玉吾没有任何犹豫,便放弃了高考,毅然回乡任教。这一年,她16岁。
1995年,王玉吾通过内部招考转正,联校领导找她谈话,告诉她基于多年的贡献,可以选择到条件较好的思游完小任教。但王玉吾谢绝了,她选择了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之一——彭家学校,一呆就是20年。
王玉吾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不论面对多好的机会,她一一放弃。2000年,学校撤校并点,王玉吾面对再次进入思游完小的机会,她选择了放弃;2008年,这里的学生越来越少,每年只有10来人,她仍然坚守;2010年,考虑到王玉吾要教复式班,还要给孩子们做饭,任务太重,联校领导再次劝她,和孩子们一起到思游完小去,她说:“我走了,学校就垮了,孩子们去完小的路程太远。”这么多年,除了对孩子们的爱,王玉吾最大的愿望,就是彭家学校能保存下去。
随着年龄增长,王玉吾教孩子的同时还负责做饭已经力不从心,她就做自己丈夫冯少阶的思想工作,从2008年开始时常在学校免费打杂的冯少阶,2010年成为了正式的免费厨师和杂务。
王玉吾的女儿在北京工作,不差钱。女儿经常要求她不要再上班,到北京去带外孙女。王玉吾说:“我走了,好多叫我奶奶的孩子们,都会求学困难。”不仅如此,她还号召女儿关心家乡教育,如今学校幼儿班所有的玩具都是女儿捐赠,学校的食堂也基本是自己掏钱建起来的。女儿每年还给这里的孩子们送书包、送课外书等。
再过两年就要退休,期待有人来彭家学校继续教育事业
王玉吾已经52岁。她说,到了退休年龄,再舍不得也必须离开。一方面自己和老伴身体吃不消;另外也要给女儿一个交代。
但是彭家学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没人愿意来。王玉吾虽然知道目前乐安镇中心学校也决心把这所学校延续下去,采取了各种措施鼓励老师们前来任教。“中心校领导们既然考虑了这件事,肯定不会没有老师来。”王玉吾最大的担心是,来的老师都不愿意长久留在这里,流动性太大,同样影响孩子们的学业。
任教了36年的王玉吾,一直以来淡泊名利。但近两年,她却开始接受一些媒体的采访。11月25日,前来看望她的乐安镇中心学校领导告诉她,给她报名参评了今年全省最美乡村教师,评上了会有1万元奖金。王玉吾却说:“奖金没关系,荣誉也没关系。我最在乎的,是要告诉其他老师,在一个贫困山区默默奉献,也是能得到社会认同的。”
王玉吾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如今在这样的偏远山区任教,可以享受到武陵山片区贫困地区教师的特殊补贴,每个月700元。此外,乐安中心学校对偏远地区任教的教师也有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在完小能享受到的福利,在彭家学校同样有。算下来,一个月的工资超过3000元,待遇已经相当不错了。(益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