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不动产登记之意不在打压房价
近段时间,关于不动产登记的讨论颇多。不少人认为,贪官们要抛房了,房价短期看要大跌了;而且,后面还会紧跟着出台房产税,持有多套房的富人们都会抛房,新增需求也会大幅萎缩,中国房价长期看也将熊途漫漫。果真如此吗?
首先,《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一条清楚界定了出台条例的原因与目的:为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规范登记行为,方便群众申请登记,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这几点与调控楼市、打压房价没有直接关系。
所谓“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就是将原来分散在国土、房管、住建、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的职能,整合到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不动产登记工作。
所谓“规范登记行为”,是指通过立法规范登记行为、明确登记程序、界定查询权限,整合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等登记职责,实现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
然而,很多人都把注意力集中于商品房。其实,过去十年,多数城市的商品房登记已经相对比较规范,未来规范的重点是非商品房领域、非城镇建设用地领域,也即农村地区的宅基地、耕地、林地、海域等。这与城镇地区的商品房价格变化,并无多大关系。而在农村地区集体用地上,只有宅基地、自建房,并无一般意义上的“商品房”。
所谓“方便群众申请登记”,强调的是“方便”,而不是“要求”,更非“强制”。比如简化申请程序,强调当场审查的原则;比如减轻申请负担,规定登记机构能够通过实时互通共享取得的信息,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交;比如尊重申请人意思自治,规定登记机构将申请登记事项记载于登记簿前,申请人可以撤回登记申请。
这意味着,如果一些人没有意愿将已有的房产、土地等进行登记,政府是不能强制要求他们登记的。比如,部分城里人购买的小产权房,部分贪官收受的房产,即便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后,仍然可以不申请登记,官方数据库中仍然不能显示他们拥有的这部分房产。
所谓“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有些人可以不把自己占有的不动产进行登记,但这些人的权利也没有法律保护。比如,房产不能进行抵押,也不能进行合法转售。对于已经登记的个人不动产,政府及工作人员负有保密责任,并非什么人都可查询别人的不动产登记资料,只有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才有权申请查询。
可见,《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出台,目的并非为了抑房价,也不是为了反贪。因此,对楼市和房价的冲击,远没部分人预期的那么大。
值得关注的是,在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之前,住建部已经在推进城市住房信息联网了,只是步调较慢,2012年完成了40个主要城市信息联网,2013年却没能按计划实现500个城市的联网。这也从侧面说明:住宅登记制度远比农村土地房屋登记制度完善,即便不出台《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照样能够最终完成500个城市的住宅信息联网。
很多人认为,《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是为开征房产税做准备。其实不然。只要住房信息实现联网,就能在全国开征比较健全的房产税。即便全国住房信息没联网,也能针对一个城市开征房产税,重庆和上海不就如此吗? 因此,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其实与开征房产税并无直接、必然联系。房产税的开征时点主要取决于立法进程,而与《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实施基本无关。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