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青春少年,他们是助残“铁三角”

01.02.2016  08:26

  星沙时报讯(记者 周佳艺)“小朋友们,哥哥姐姐又来看你们了。”1月27日上午,长沙县特儿立语音训练中心的听障儿童们又迎来了他们的大朋友。2014年,家住长沙县星沙街道碧桂园小区的高一学生戴昊、杜弘正、郭思彤,三个平均年龄16岁的孩子发起了帮扶听障儿童的志愿者组织,三人为它起名为HHD团队(Help To the Hearing Disabled 的英文缩写),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个“铁三角”组织不断吸纳成员,长期志愿帮扶听障儿童,志愿者们累计服务时间达到1000多小时。

  3名少年的善良发愿

  “尽管他们具有先天缺陷,但在我看来,他们却和普通的孩子并无差别。”戴昊是这个爱心团体的牵头人,三名少年均就读于长沙市长郡中学,都各自加入了学校的爱心团体组织,参与了一些义捐义卖的活动。在一些志愿活动中,三人了解到在他们居住的长沙县就有很多需要帮助的残疾儿童。

  2014年11月16日,戴昊和伙伴们第一次来到特儿立语音训练中心,当时的情景他仍印象深刻,“有一个孩子,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能听得懂,却表达不出来,最后歪歪扭扭地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当时正值冬季,训练中心却缺少一批棉被,三个少年各自出谋划策,在征得父母的支持下,给训练中心的孩子们订购垫被,如此开始了志愿服务的第一步。

  “我们每个月都要来训练中心一到两次,教他们做康复游戏,帮助老师们照顾孩子。”由于就读于长沙市内,三人只能利用每个周末的上午开展志愿活动。“我们把参与活动的照片发在自己的社交圈里,有不少同学看见了,便主动要求参与。”戴昊说,同年级的雍博为便是后来经常参与志愿服务的成员。“现在我们的团队成员有20多名了。”2016年元旦,所有成员来到训练中心,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迎新年的文艺演出。

  用零花钱建设起助残资源室

  长沙县特儿立语音训练中心是一所专门从事听力言语康复的助残机构,其中绝大部分听障儿童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情况较差。训练中心给孩子们减免了部分或全部学费,却资源匮乏,缺少一大批教学康复、教学图书。为此,戴昊和他的伙伴们想了不少主意。

  “我们在自己小区进行义卖,把自己的零花钱都捐出来,攒积了5000多元,为孩子们成立了一个活动室。”在这间20余平方米的活动室里,有百余本儿童读物,有听障儿认知卡,有康复玩具等,小小的活动室成为了团队和孩子搭建爱心桥梁的天地。

  此外,志愿团队想方设法聘请了听力康复的专家教授在训练中心讲授听力康复知识讲座。团队也与长沙县特校取得联系,准备扩大志愿助残活动范围。新年前,戴昊跟随县残联工作人员,走访了黄兴镇万龙村的贫困残疾人。而凭借这些努力,HHD团队获评了2015年的长沙市“十佳扶残助残爱心团队”。“在参与助残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也都在成长,今后也会长期坚持下去。”戴昊说。

[编辑:杨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