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再发力 296名教师支教“三区”

26.08.2016  20:44

本网讯(记者 陆阳)“通过一年的支教,我深切地感受到:如果说人生是一条很悠长很复杂的路,那么支教的这一段旅程就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曲径通幽’的探索,它让我发现和拥有了生命当中的‘桃花源记’。”支教老师陈喜妮说。8月25日,长沙市教育局教育扶贫再发力,该局召开2016年度支教教师动员培训会,2016年9月—2017年7月,长沙市将选派296名教师到西藏、新疆、邵阳、郴州、龙山、贵州、涟源等地区农村学校支教。

今年支教,长沙市直学校到到怀化28人,新邵18人,到武冈11人,到涟源6人,到贵州1人,到龙山1人,到西藏9人(全市16人),到新疆1人。

芙蓉区对口新宁25人,天心区对口邵阳县武冈24人,岳麓区对口邵阳县25人,开福区对口郴州汝城县23人,雨花区对口洞口县25人,高新区对口城步县8人,(长沙县对口洞口县20、望城区对口随宁18、浏阳对口新邵20、宁乡对口武冈19人)在各地支教。

“这是长沙教育人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长沙教师的神圣使命。”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卢鸿鸣说。长沙市2015—2016学年度派出了276名教师到异地大规模支教,尽管遇到各种困难:支教人数多,派出学校多、受援学校广、学科复杂、距离远、交通极不方便,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对接任务十分繁重。但长沙的支教为“三区”受援学校带去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去了关怀,送上了温暖,赢得了受援区县市政府、教育局、学校师生和社会好评。

特别是在276名教师支教工作中,涌现了许多感人事例,长沙市教育局团委、人事处组织38个单位联合对武冈市教育局开展手拉手活动:一是组织三位名优教师送课到武冈五中,二是38所学校资助贫困学生,送书籍4万册,三是访慰问特困学生,送慰问金2万元。长沙市第十五中学女教师杨巧玲把自己的家搬到新邵县第二中学,自己的小孩一起上村里的学前班,全身心投入支教工作。芙蓉区、高新区、望城区、开福区、雨花区等区县教育局、长沙市实验中学、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长沙麓山滨江学校、长沙市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等涌现了可歌可泣的事迹。

“扶贫支教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支教教师待遇不能少。”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卢鸿鸣表示,一是要真正保证凡参加支教的教师,支教期间在派出学校的原“福利待遇不变”、“聘用关系不变”,并严格落实支教的相关政策;二是要对考核优秀的支教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以激励支教教师扎实工作;三是在受援地同一个市区,支教教师享受的福利待遇尽量做到统一;四是要对支教教师的职称评定予以更大程度地倾斜优先。

“当然,支教的使命和责任不能忘。支教教师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希望你们进一步发挥师德师风模范和桥梁纽带作用,密切联系受援学校与派出学校,促进两校交流互动,深化支教内涵、拓宽支教思路,努力改善提升当地教育教学质量。”卢鸿鸣对支教老师提出了殷殷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