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一村主任写出24万字农村题材长篇小说

30.11.2015  11:39

湖南日报记者 贺威 通讯员 周芝良 周志平

11月29日上午,双峰县杏子铺镇江口村村主任、农民作家邓彪发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介江》,在娄底诺贝尔书城举行首发式。

当了20多年村官,他工作踏实,认真负责。以我手写我心,一部24万字的长篇小说,凝聚了邓彪发对农村的情感和思考。汗水和付出的背后,还有一个农民朴素的创作故事。

村主任写农村题材长篇小说

邓彪发的家乡江口村风景秀美,民风淳朴,名人辈出,形成了浓厚的耕读氛围。今年44岁的邓彪发,皮肤黝黑长相憨厚。从21岁起,他就开始担任村干部,也当过老师和老板。

怀揣一个文学梦,邓彪发从双峰七中高中毕业后回到了村里。这个梦想时刻撩动着邓彪发,让他用更细腻的心思去感悟身边的人和事。

2011年,邓彪发拿起笔,决定把自己的生活写进小说里。“当时就想着写着玩!”邓彪发谦虚地说。

这一玩就一发不可收拾,仅一年时间,邓彪发就完成了24万字长篇小说的初稿。

3年3易其稿,累计完成30余万字写作

邓彪发只有高中学历,但他笔耕不辍。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邓彪发就有散文、诗歌作品见诸报端。

白天,邓彪发有诸多村级事务要处理,他还自己承包了工程,忙得不可开交。晚上,再多的事都不能夺去邓彪发写作的时间。

2012年,邓彪发和出版社联系小说出版事宜,被要求修改。一晃3年过去,邓彪发3易其稿,累计完成了30余万字的写作。

小说手稿有300余页,原名《草帽子官儿》,后来改名《介江》,今年10月正式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写身边事,既有阳光也有暗流

尹志涛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生活中的邓彪发。尹志涛周围形形色色的人物变迁和原汁原味的农村风貌是小说的叙述内容。

就是熟悉的人和事,特别是家乡风味的对话,读起来感到很亲切。”邓彪发的老乡曹永华说。

与邓彪发家乡江口村一江之隔的有个村的负责人因为对金钱把握不当,现在还在监狱里。就是生活中的这些事,经过邓彪发的艺术加工,变成了可读性强的故事。

邓彪发说:“小说情节是虚构,但有生活的影子,我想以此书来歌颂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也要揭露生活中的暗流。

生长于斯,邓彪发对农村有言不尽的感情,他正在准备另一部农村小说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