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新时代的“时传祥”

14.04.2018  00:53

  ——记湘潭市雨湖区“全国工人先锋号”环卫清池疏通班

  在湘潭市的老城区,市民们经常能碰见这样一群人,他们穿着橘黄色的环卫工作服,手拿粪勺,肩挑粪桶,拖着长竹片,穿行于小街窄巷。他们就是2017年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的湘潭市雨湖区环卫所清池疏通班的职工。

  退伍兵选择当“掏粪工”

  清池疏通班是湘潭市雨湖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的一个基层班组,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现有职工16人,担负着全区120多座公厕的疏通清池维护,1600多个果皮箱的维修和补充安装,两座移动公厕的维护。

  这个班组留不住年轻人。现在16名职工平均年龄达到54岁。

  班长刘浪今年刚三十出头,是这个团队中最年轻的。2007年,23岁的他从部队退伍分配到雨湖区环卫所,在从事了一段时间的渣土执法工作后,了解到清池疏通班任务很重,急需人手,就毅然决定去疏通班当一名掏粪工。

  刘浪觉得,清掏工作虽然脏臭累,却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维护必不可少的工作。

  就这样,刘浪一干就是10多年,由一名普通的清掏工成长为清掏班班长。

  班里工作时间最长的,要数副班长易柳湘和58岁的彭建春,至今已有38年时间。以前没有吸粪车,他们要跳进粪池用手掏粪,然后手提肩挑送到数十米甚至一两百米远的小型清运车上。

  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旱厕早已改造成水冲式公厕,不再需要人工清运粪便了,可是在雨湖区还有很多的公厕建在小街小巷居民区内,吸粪车进不去,只能靠人工清掏。

  一天下来,清掏班的工人们,平均每人要肩挑手拎1吨多重的粪便。令他们难堪的是,粪便还不时会溅到衣服上手臂上,散发着臭味。刘浪忍不住向记者倒苦水:“说真的,干上这活,身上总是带着异味,走亲访友也少多了。”

  “环卫110”随叫随到

  对于清池疏通班的组员来说,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2016年大年三十傍晚,一场暴雨导致湘钢一栋家属楼下水道堵塞,接到求助电话后,刚准备回家的职工二话不说,迅速投入到紧急清掏作业中。在污水横流的坪里,他们一干就是5个小时。直到深夜11点才疏通堵塞严重的管道,每人一份盒饭便成了他们的年夜饭。

  2017年冬,市区连降大雪,为方便市民如厕,他们凌晨5点顶着刺骨的寒风和纷飞的大雪,连续奋斗10多个小时,将70多座公厕的入厕通道积雪铲除,铺上防滑麻袋。而且随着气温不断下降,许多厕所都上冻结冰。冲水箱冻结,大便槽粪便堆积如山,大家又要一座一座的公厕挨个用高压冲洗车冲洗便池,用锤子、钢钎砸开冻结的粪便。冰碴子溅到头发上,衣服里,一时顾不上抖落,不一会就化了冻,又脏又臭。

  刘浪告诉记者:“最难受的还是热天清理吸粪车储粪灌。”刘浪记得第一次跳入坑槽内清理垃圾的情景,冒着恶心的粪便臭味,用双手将灌内塑料布条等垃圾一块块捧出灌外。灌槽内的蛆虫顺着他的手和头发爬动,臭味熏得呕吐不止。

  一次次出色完成任务

  近年来,全班职工一次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仅2017年,清池疏通班完成了清掏公厕70多座次,清运粪便4678吨,疏通下水管道近两万米,维修安装果皮箱1420个,同时完成了抗洪清淤、抗雪防冻、创文迎检、中央环保督查等重大任务。

  2017年7月,湘江湘潭段突发洪水,位于城区低洼地段的窑湾4座公厕被大水淹没,退潮后,为抢时间赶进度,将厕所的淤泥清理干净恢复公厕运转,疏通班连夜作战,清理淤泥、清掏堵塞的管道、清洗便池,经过连续12个小时的清理冲洗,恢复了公厕原貌。

  在湘潭火车站环卫配套设施建设没到位之前,2016年9月底起将一台移动公厕配置于火车站广场附近,疏通班负责卫生清洁工作。该移动公厕每日的如厕量达到500人次,排水量3吨,粪便1.5吨/天,班组人员需要24小时轮流值守,每隔8小时便要对移动公厕进行一次抽排粪便,蹲坑堵塞了有时要撸起袖子用手去掏通。一年多里,职工们一直高质量地维护着,没有出现过一次公厕堵塞现象,也没有过一次旅客投诉。

文章作者:商艳鑫/编辑:李俊/审签: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