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里的工匠精神

05.08.2016  13:36

      为了减少在运输过程中的包装破损,开创性地在面饼上特意做了一个凹槽;为了防止料包不被叉子的齿尖划破从而影响食品安全,首创了折叠叉子;为了解决面桶烫手的问题,在行业内首先采用了中空隔热环保面桶……

      走进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天津工厂(以下简称康师傅)的生产车间,在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着让记者颇感“意外”的设计和考量。而正是这种细致入微的专注和“算计”、安全为先的理念和创新,用户至上的服务和坚持,正让这家传统印象中的“师傅”走向世界食品业界的“大师”。 

        一碗泡面的生产难吗?不难。如今,工业化早已取代了当初手工匠者的生产方式,一碗面的生产,也早已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然而,在这一碗面的背后所凝聚的科技和创新的结晶,才是最为可贵的。

      工匠品质和态度:精益求精的专注坚守 

        随着生产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对很多事情不再追求细节完美,但在企业生产中,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依然是现代工匠应有的精神。 

        正如康师傅去年上市的新品“爱鲜大餐”中的3块肉片,虽然只是配料之一,但为了让消费者有从口感到营养的良好体验,康师傅下决心投资3亿元建造了全国第一、世界最大的专业冷冻干燥工厂来确保肉片的品质。而“爱鲜大餐”这款产品本身,革新了面体和加工工艺、升级了口味和吃法并发明了新包装,在多项技术上都获得了突破性地创新,历经8年研发才得以问世。

      对于产品质量的专注与坚持,是工匠精神的内涵所在。对于食品加工企业来说,更是如此。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而对一家食品企业来讲,产品的安全性是其生命所在。

      康师傅食品安全总监罗之纲透露,从2008年开始,康师傅就在业内领先建起立高效有力的食安队伍和内部“吹哨人”预警机制,这是确保企业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的关键,也与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不谋而合。同时,康师傅还投资5亿元设立了创新研发与食品安全中心,建立了3000人食品安全与品质管控团队,引进世界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具备对1500多项风险危害物的检测能力,可针对各种潜在食安风险主动监测,以确保产品安全可控。

      据康师傅中国区总裁贾先德介绍,当前,康师傅旗下全部工厂(新建在建厂除外)都已取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对原料、生产、产品进行严格把控,各种原料如生产用油及最终产品每年受检350万次。此外,康师傅还斥巨资引进了国际先进的QTOF质谱仪,对所有1100余种可能的农兽药残留和有机化学污染物进行定性扫描筛查分析,确保产品风险可控才准许上市。

      “食品安全是建立在良心事业的基础之上,通过道德观念、专业能力、过程管理来实现的。”贾先德说,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基础首先是企业实现自治,食品生产与经营者对食品安全的坚守是实现社会共治,构建和谐、健康、安心的食品安全环境的关键所在。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的发布实施,对食品行业是重大利好,作为食品行业的领导企业,康师傅将以更高的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安理念引领行业的发展。

      匠心独具的创新:当好工业时代的“手艺人

      我们常常用“独具匠心”来形容一件产品或作品的创造性、独特性。而企业生产者、技术研发者就是当代之“”,他们的这种匠心具体到生产中,就是要具有创新精神。

      一包方便面能做到多少种口味?康师傅的答案是:240种。罗之纲介绍说,多年来,为了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华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口味需求完美结合,康师傅从事美食研究的神秘团队走遍了大江南北,品尝收集各地美食,聘请星级大厨专业指导,将各地的许多美食通过这样一碗小小的方便面带给消费者。正是基于此,康师傅方便面产品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突破与创新,至今已推出超过240种口味来满足国人多样化的需求。

      一个很能体现康师傅与时俱进地创新的很好例证,就是其以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的95后的需求喜好为导向,研发出国内首创的胡椒口味高汤面——康师傅黑胡椒牛排面和白胡椒肉骨面,这样黑白配的辛力组合给年轻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味蕾享受。 

        一家有影响力的“领头羊”企业,必须是面向世界的。近年来,康师傅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百事可乐、朝日、星巴克、可尔必思等品牌合作研发新品,不仅丰富了康师傅品牌的产品线,拓展了康师傅的盈利空间,更使双方在制程管理、品质保障、食品安全和品牌运作等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对康师傅未来的产品创新与市场营销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在记者看来,工匠就是“手艺人”,如康师傅做面,若始终以做给家人吃的“ 良心”和“手艺”来做,这小小一碗面便成了美味,成了放心和安全的代名词。事实上,所有企业都是如此,中国制造要成功转型升级,本土品牌要赢得消费者长久青睐领跑世界,心无旁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必不可少的致胜法宝。

来源: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