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抓发展 万众奋力奔小康
胡衡华
向力力
邱继兴
龚德汉
均为湖南日报记者 张目 摄
罗建华
罗建南
杨懿文
董巍
2014年12月21日,郴州市苏仙区桥口镇桥口村小康新村示范点项目一期工程接近尾声,50栋集中联建房屋已基本完工。(资料图片) 湖南日报记者 郭立亮 摄
编者按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秉承“分类指导”的原则,我省全面小康建设大步提速,各地发展势头强劲,争先创优氛围浓厚,形成了你追我赶、强者更强、快者更快、后发赶超的竞争态势。
3月21日,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会议上,一批先进市州和县(市、区)受到表彰,8位市州和县(市、区)代表在会上作典型发言,展现了全省各地比学赶超,共圆小康梦的精彩画卷。湖南日报特对会议发言进行摘要刊登,敬请关注。
率先建成全面小康之市
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 胡衡华
【成绩】
近年来,长沙以大步践行“六个走在前列”、率先建成全面小康之市为总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2014年,长沙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24.81亿元,增长10.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7.9%,增速均居全国省会城市第3位。长沙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5%,实现了全国领先、全省率先的目标。
【做法】
长沙以强力实施“三倍”(产业倍增、收入倍加、城乡品质倍升)为支撑,在全省提出了率先建成全面小康之市、两型引领之市、秀美幸福之市,并向着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全力迈进。
全面小康首先要看经济增长。长沙聚焦聚力项目建设,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2014年,长沙共铺排重大项目580个,完成投资1641.1亿元。
做优城乡环境,打造品质城市。长沙着力推动清洁城市、畅通城市、绿色城市、靓丽城市和更高水准的文明城市“五城共建”,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长沙城。
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全面简政放权,率先在全国省会城市建立权力清单制度,行政审批整体提速50%以上。
发展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健全社会保障,注重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就业、就学、就医等问题,城镇零就业家庭连续9年实现100%动态清零。
用好“总抓手” ,
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
郴州市委书记 向力力
【成绩】
2014年,郴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2.6亿元,增长10.9%;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2%、11.3%,全面小康推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做法】
坚持抓小康就是抓科学发展,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突出用好“总抓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突出分类推进,将11个县市区分为大十字城镇群和罗霄山扶贫开发两个区域分类推进;突出转型发展,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推动资源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突出改革创新,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在全省率先开展商事制度改革试点,深化行政审批改革,重点实施统筹城乡改革。
坚持抓小康重在抓县域发展,打牢基础、夯实后劲。把县域作为全面小康建设的主战场,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互促互进,城乡建设共融共美。全市首批建成了500个小康新村。
坚持抓小康关键在补齐短板,重点突破、均衡推进。补齐区域发展短板,重点抓好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努力在2015年实现19.08万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补齐民生事业短板,新增财力的7成以上用于改善民生;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大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和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建设;补齐生态文明短板,加快推进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建设,实施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等重大环保工程。
让居民幸福指数
跟随GDP一起增长
长沙市雨花区委书记 邱继兴
【成绩】
长沙市雨花区去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3%,连续两年在全省一类地区考评中获得第一名。
【做法】
在全面小康建设中,我们牢牢扭住发展主题,围绕打造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的目标,以“拆”腾空间,以“转”立产业。两年来累计拆除违章建筑240万平方米,实现腾地1.2万亩。我们推动和壮大现代金融、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等主导产业,成为全省机器人产业发展集聚区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区域内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央企区域性总部达32家,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达63%。
我们坚持把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推动“民生幸福化”战略,每年以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2011年以来,先后启动了15个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新、改扩建学校40所,解决了全市1/3以上外来人口子女入学;打造“15分钟就业圈”,解决了近万人的就业问题。
以绿色为重,践行两型建设,提升雨花城乡品质,提前完成了“十二五”总量减排目标。两年来,打造了4条景观街、6个社区公园和5个小游园,率先建成全省首个立体绿化工程,率先启动长沙环城绿带建设。
发展特色产业
统筹城乡发展
桃源县委书记 龚德汉
【成绩】
2014年,桃源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1.4%、11.8%、15.9%,全面小康提升幅度在第二类县居第一。
【做法】
桃源县是洞庭湖区典型的农业大县,全面小康建设的短板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
我们立足资源特色抓农业,发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生猪调出大县、重点产茶县、油料基地县、果品基地县等优势,加速土地流转,推行标准生产,培育大户经济,扩大加工转化,成为全省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重点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园区攻坚强工业,新增规模企业13家,规模工业产值、增加值分别占工业总额的82.5%、81.7%,成为常德市首个产值突破200亿元的县级园区。依托生态旅游兴三产,以桃花源大开发为龙头,打造百里沅江风光带、枫树民族团结示范园、乌云界漂流、星德山温泉等旅游热点,全年接待游客3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亿元。
我们坚持基础先行,统筹城乡建设,去年城镇化率提高1.98个百分点。推进园区与县城、园区与周边集镇规划同步实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形成了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城、城镇新区”。以52个“美丽乡村”示范点为带动,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首批省级生态县。
把招商引资作为
全面建成小康最快捷、
最有效的途径
江华瑶族自治县委书记 罗建华
【成绩】
2013年、2014年,江华瑶族自治县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为74.5%、85.3%,分别比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10.8个百分点。
【做法】
我们从解放思想入手,形成了“江华要全面小康,关键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共识,激发了全县上下把贫困民族县变为全面小康县的激情和活力。
我们牢固树立大开放的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全面建成小康最快捷、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领导带头“抢”商,以三顾茅庐的诚意打动投资者,用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感动投资者。
突出以商“招”商。与省委统战部共同建设了海联江华产业园,引进投资公司,共同打造了上市企业孵化园和创新创业产业园,海联会理事和投资公司成了我们招商的“红娘”。
创造优势“引”商。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省平安县、省生态县等,成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吸引客商的大环境。
优化服务“安”商。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推动向法治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府转变。近年来,全县共招商引进项目172个,实际利用外资2.95亿美元、内联引资174亿元,引进培育了新型建材、金属采冶、电子信息、稀土新材料、新型能源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
精准发力,确保扶贫攻坚
与小康建设同频共振
城步苗族自治县委书记 罗建南
【成绩】
2014年,城步苗族自治县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由2013年的65.4%提高到80.2%,由全省三类县倒数第2名跃升到第19名。
【做法】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城步把扶贫攻坚作为全面小康建设的“一号工程”,确保扶贫攻坚与小康建设同频共振。
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努力实现“两个转变”(贫困村变小康村、贫困户变小康户)。用足、用活、用好国家扶贫政策,抢抓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和国家商务部定点扶贫机遇,积极组织经济能人建立产业协会,引导贫困对象用扶贫资金入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全县1.2万贫困人口加入了奶牛、蔬菜、油茶林等26个协会。
组织开展“企业联村”行动,8家龙头企业与58个贫困村签订帮扶合同,带领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全县4000多农村贫困人口搭上企业领富“动车”,去年10112人实现脱贫。
着力整合各种涉农项目和资金,大力推进以水、电、路、通讯、住房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通畅公程114公里,全县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90%行政村通客运班线、100%自然村通电话, 100%的乡镇通宽带。改造特色民居和农村危房7500多座,改厨、改水、改栏、改厕6000多户。一批国贫、省贫村变成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小康村。
冲刺全面小康第一县
长沙县委书记、长沙经开区
党工委书记 杨懿文
【成绩】
2014年,长沙县完成GDP1100.6亿元,增长11%;完成工业总产值2128.3亿元,增长12.5%;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90.9%,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排名中,分别跃居第7位和第9位,均居中西部第一。
【做法】
长沙县要在良好的产业基础之上再创新高,只有通过优化经济结构,释放新增长力,冲刺全面小康第一县。
近年来,长沙县积极推动产业由“工业为主”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重点,精心编制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重点支持现代物流、总部经济、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发展。中国联通阅读数字基地、奥凯航空长沙运营基地、普洛斯物流等一批大项目签约并落户长沙空港城;华润、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南方航空等一批现代服务业标杆企业纷纷抢滩布局。
推动工业由“一业独大”向“多点支撑”转变。在巩固加强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同时,加快推进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及新材料、电动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上汽大众、广汽菲亚特、广汽三菱、住友橡胶、陕汽环通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全国汽车产业集群新板块”正在我县加速形成 。
创新驱动,奋力迈步奔小康
株洲市天元区委
副书记、区长 董巍
【成绩】
天元区是株洲高新区所在地,去年实现 GDP24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52亿元,连续三年进入全国百强区,是中部六省唯一入选的非省会城市辖区。目前,我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91.65%,在全省一类县市区中排名第三。
【做法】
天元区快速发展秘密何在?创新驱动,全面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一是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制定“中国动力谷十年行动方案”, 打造轨道交通、 通用航空、 新能源汽车三大千亿产业集群, 力争建设世界一流装备制造基地,目前已经通过科技部论证评审。
二是大力实施创新创业。全区建有各类创新基地86家,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项目75项,国家火炬计划49项。2014年科技投入经费达到2.5亿元,发放瞪羚企业扶持资金1450万元,“创新奖”“优秀科技成果奖”3500万元,扶持日望电子等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三是坚持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近三年来累计引进10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20个,建设重点项目100余个,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3%,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26.5%。
(湖南日报记者 唐婷 冒蕞 杨柳青 贺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