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5天内还有3次降雨过程 Ⅳ级救灾应急响应启动
长沙晚报讯(记者 刘军)昨日,长沙市民过了一个没有降雨的日子。据省气象台消息,今日至20日、21日至22日、23日晚至24日,5天内省内还有降雨过程。
据分析,未来这几轮雨水过程主要在湘西、湘中以北一带。湘中以南降水较前期明显减弱。气象台提醒,在持续降水的冲击下,相关地区需密切防范地质灾害。不过,因为这几轮降水都不是冷空气影响形成,所以湖南省24日之前气温起伏不大。
11月10日以来,湘江中上游发生了罕见的冬汛。湖南省气候中心气候专家谢益军表示,今年湖南出现冬汛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从气候上说,湖南属于亚 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从地理位置上说,湖南处于青藏高原的下风方。在冬季,西风带被青藏高原分为南北两支,湖南正好位于绕流西南风的前方,给湖南带来了更 充沛的暖湿气流,使得湘中湘南的冬季和春季降水增多。二是今年9月1日至11月16日,全省平均累积降水量321.7毫米,为历史同期第3高值;三是由于 厄尔尼诺的发展导致湖南降水偏多,也促使了此次冬汛的发生。
我省紧急启动Ⅳ级救灾应急响应
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11月18日讯 记者今天从省减灾委办公室获悉,针对当前罕见冬汛洪涝灾情,我省紧急启动省级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协助和指导做好受灾群众安全和生活救助工作。
截至18日9时,强降雨导致永州、郴州、衡阳、邵阳4市36个县市区的63.9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88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1.3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0.56千公顷,绝收面积6.25千公顷,倒塌房屋752间,严重损房775间,一般损房2307间,直接经济损失8.5亿元。灾害主要集中在衡阳县、江华县、江永县、祁阳县、新田县、双牌县、道县、东安县、桂阳县和北湖区等地。
据不完全统计,受灾严重的市、县两级共投入救灾应急资金300万元,发放棉衣被3500余件(床),调运粮油食品、衣被、生活用品、救灾设备等物资折合人民币100余万元。目前受灾群众已得到初步安置和救助。
■记者 杨昱 通讯员 祝林书
湘 江 水 位
湘江长沙站水位小幅回升
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11月18日讯 据长沙市防指最新发布的雨水汛情显示,受湘江上游强降雨影响,湘江长沙站水位又出现小幅回升。18日8时水位为33米,较昨日8时上涨0.79米,目前仍在缓慢上涨。
市内支流各控制站水情平稳,水位较低。预计后期水位会呈现小幅回升的趋势,但不会超过16日1时洪峰水位。
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一周降水及雨日偏多。19-20日阴雨相间;21-23日又有一轮降水过程。■记者 陈月红
救 灾 现 场
万亩油菜基地全部被毁
11月18日中午,永州零陵区凼底乡,38岁的村民陈敏趁洪水消退,赶紧抢收被洪水浸泡3日的大豆,希望多少能挽回一些损失。
田野、河流两岸,到处是村民抢救庄稼的身影,棉花、晚稻、大豆是主要抢收对象。乡党委副书记陈亚强带着干部们给村民发放赈灾物资。灾后重建工作,一切井然有序。
“洪水一下子就漫过来了,田野转眼就成了一片汪洋。很多人家的晚稻来不及收,拼命往高地跑。”67岁的谢显明回忆3天前的冬洪情景,当时他正带领全家收割晚稻,没想到洪水来得那么快、那么猛。割完的水稻来不及收,眼睁睁看着被洪水转走了。“活了一辈子,这么大的冬洪还是第一次见到。”
凼底乡、富家桥镇是零陵区最大的菜籽油供应基地,全区万亩油菜基地几乎全部被毁。
灾情发生后,区长唐烨、区委副书记龙向洋等带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赶到凼底乡指导救灾工作,安全转移群众373人。区民政局及时调拨救灾物资,保证所有灾民有地方住、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
目前,零陵区共投入灾害生活救助资金10万元。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灾区基本稳定。
■记者 黄海文 通讯员 唐高旭
关 注 健 康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老人孩子注意预防
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11月18日讯 近期长沙阴雨绵绵,气温突降,各大医院门急诊室的病人猛增。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布健康预警,季节更替得防范呼吸道传染病,学校要落实好防病措施,高危人群可接种流感疫苗。
18日上午,长沙市中心医院,求诊者已排了近十米长队。从上周开始,医院迎来就诊高峰。该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伟说,最多的一天,仅老年科门诊人数就有近百人,“医院床位都住满了,加上周转的,床位不够用。”
长沙其他三甲医院门急诊同样爆满。省人民医院儿科中心日门诊量已突破2000,特别是夜间急诊病人爆棚。
“这段时间的病人主要是感冒发烧,由于雾霾和天气寒冷,重症呼吸道疾病及心脑血管病的病人也不少。”陈伟说。从接诊情况看,老年人、孕妇、小孩及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是流感最高发人群,且一旦感冒后,更容易发生肺炎等较严重的情况。
■记者 刘璋景 李琪 通讯员 谢丹 李亚曼
华声在线综合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