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食药监局六项措施强化岁末年尾食品药品安全

23.12.2015  21:57

  为切实保障元旦、春节 “两节”期间食品药品安全,严防重大事故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日前,我省食药监局印发通知,专门部署岁末年尾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明确提出六项工作措施。

  一、严格落实监管责任。积极推动县市区监管体制改革扫尾,加快机构、人员、职责到位,组建完善乡镇(街道)监管机构,打通监管执法“最后一公里”。抓好改革过渡期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坚决防止出现监管断档空白。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进一步明晰监管事权划分,结合正在开展的食品药品主体大普查、风险大排查、执法大检查、问题大清查“四查”行动,大力推行基层监管责任网格化,明确日常监管责任人员,做到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严格落实日常检查和抽检职责,以严密的责任筑牢安全防线。

  二、突出监督检查重点。紧紧抓住管好人群集中、问题易发、影响面广的重点部位,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工作。一是突出重点场所。持续加强学校及周边、农村和重大活动集体聚餐、大型工地工厂食堂、景区车站码头、城郊结合部等高危区域监管,加大对年夜饭、旅游团餐和特产食品市场、节日食品市场、农贸市场、农村赶集等活动场所的监管力度,抓好人大、政协“两会”餐饮安全保障工作。二是突出重点品种。始终抓住管好粮食制品、肉制品、食用油、乳制品、酒类、饮料、调味品等大宗食品和生活必需食品,重点关注节日热销食品、特色民俗食品等品种,加强餐饮环节冷荤凉菜、裱花蛋糕、生食海产品等监管。三是突出重点问题。重视解决原材料来源不可靠、企业操作不规范、超范围超剂量使用添加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污染等问题,加强对原材料采购投料、小作坊小摊贩、总批发总代理、冷链运输仓储、网络销售经营等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的监管。

  三、加大抽检监测力度。对节日市场消费量大、消费者申诉举报多,以及群众日常生活必需的重点品种及其生产经营企业,加大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快速检测设施设备,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初步筛查,对筛查发现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和问题的食品,依法进行监督抽检,切实做好监督抽检结果的后处理工作。

  四、及时发布提示警示。针对“两节”期间消费特点,结合本地区监督检查和抽检监测发现的突出问题,依法公开案件处罚和监督抽检信息,及时发布消费提示或安全警示,引导广大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五、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进一步建立健全12331投诉举报体系,加大12331宣传力度,做好接诉处诉工作,畅通本地区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和引导消费者举报食品药品违法行为,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共治体系。

  六、加强值班应急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监测,发现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或其他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上报,并妥善做好后续处置工作。加强“两节”“两会”值班值守,明确每日值班、带班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等制度,确保全省人民饮食用药安全、节日欢乐祥和。(来源: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