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靖州清明祭扫之“变”—— 栽下“忠孝树”,献上“缅怀花”
(《湖南日报》2015年4月7日5版)
湖南日报记者 肖军 黄巍
通讯员 刘杰华 唐涛
“送您一支鲜花,请把火种留下。”4月6日,在靖州江东管委会渔滩村几个进山路口设立的“文明祭祖宣传站”,许多扫墓的市民听了志愿者的宣讲后,放下了手中的鞭炮、烧纸,从志愿者手中换回了鲜花。
“花瓣纷扬清明至,思念亲人踏春来。”今年清明节,靖州许多扫墓群众一改往年烧纸钱香烛和燃放烟花爆竹的习惯,选择了“植树祭亲人”、“献花表哀思”、“网上祭英烈”等方式缅怀故人、祭奠祖先,文明祭祖渐成风尚。
献上“缅怀花”
4月5日一大早,靖州的许多鲜花店生意红火,不少市民争相前来购买鲜花。市民蒙昌祝每年都要带着儿孙们扫幕。与过去不同的是,他这次却没有买香烛纸钱,而是来到了鲜花店。
“往年上坟都是烧香烧纸,今年我们采取文明的方式。”蒙昌祝笑着对记者说,“上山点爆竹、烧香烛不环保,还容易引发火灾,我们响应政府在电视台和网站上的倡导,手捧鲜花来祭祖,安全又环保。”
“这几年的清明节,鲜花是越来越好卖,除了传统的菊花,最近店里制作的花圈也变得十分俏销。”鲜花店老板杨珊谈起这几天火爆的生意,笑得是那样甜。
杨珊告诉记者:“以前只有机关单位到革命烈士纪念碑瞻仰时才会买花圈,今年个人扫墓也选用花圈,这几天店里供不应求,花圈都是连夜赶着做出来的。”
栽下“忠孝树”
同是祭祖,大堡子镇从事园林绿化育苗的张绪高则选择在祖坟旁边挥锹培土,栽下了两棵苍翠的松柏。为了倡导文明祭祖新风尚,作为志愿者的他,决定在今年清明节期间,免费为扫墓的靖州市民提供“忠孝”树种,唯一的条件是要将栽下的忠孝树照片发给他看。
“柏树代表万古长青,这既是对先人的祭奠怀念,也能为墓地增添绿色。”4月5日,靖州一中老师张霞来到张绪高的苗木基地,领取了两棵柏树,带回奶奶墓地栽种。
退休老干部贾仁德是该县文明祭祖的先行者,他对记者说,烧香放炮,污染环境,极易引发山林火灾,在坟前栽棵树,同样可以缅怀先人。20多年来,老贾每年清明节都带回一些名贵花木树种上山栽植,如今他家的祖坟山上一片郁郁葱葱,罗汉松、红豆杉、银杏树……大的胸径已达20多厘米,树下还有黄色的迎春花、红色的紫荆花争相绽放。
贾仁德的孙子、靖州一中高二学生贾隽永在墓前植树时说:“作为90后,我们更应该自觉远离陋习,文明扫墓,让清明节变得真正‘清明’起来。”
编织“思念网”
除了到墓地去献花栽树,还有很多群众选择通过网上祭祖站点,点烛、点歌,留言追思。
在靖州工作的湖北小伙子陈帅说:“回家祭祖来回车马劳顿,我用网络祭祖的方式表达哀思,新潮又简单。”他给去世不久的外公制作了一个主页,点开网页,不仅有写给外公的思念文章,还有很多照片和小视频,生动地再现了外公的音容笑貌。
“我给所有的亲人都发送了链接,他们在老人家的坟前点开网页,就可祭奠亲人。”小伙子还有一个新奇的想法,就是在外公的墓碑上刻上“二维码”,以后清明去扫墓,只要拿着手机在墓碑上扫一扫,就能通过网页再次看到老人家的音容笑貌。
在靖州,和陈帅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少。4月5日早上,在县网宣中心工作的覃雪莲一打开微信就发现,两条“微信祭奠英雄吴才伟”和“微信祭奠总装某部军官黄亮”的“微祭奠” 已经刷爆了她的朋友圈,点开微信页面,满屏满屏地都是对两位靖州本土英雄的怀念与祭奠。
■短评
肖军
同是扫墓祭祖,选择的方式却不一样,靖州许多市民采取植树献花发微信,倡导文明扫墓新风尚,令人欣喜。
传统需要传承和创新。清明节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记住乡愁的一部分,应予永久延续。但也须对这一古老的习俗进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烧香放炮,污染环境,极易引发火灾,甚至危及生命,这种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放弃,这是文明、时尚的标志。
靖州文明扫墓,不变的是对逝去的先人永久的思念,变化的是用文明的方式和优美的环境来告慰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