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资本市场发展领跑中西部 力争2020年上市公司达到100家

04.07.2018  18:07

  长沙晚报记者 邬伟 陈登辉

  新增上市企业12家,在中西部城市中位居第一;全市上市公司累计达到66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60家,总市值6768.34亿元,企业数量和市值均居中部首位;全市新增直接融资1004.97亿元,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创历年新高……2017年,长沙资本市场发展质、量齐升,成绩斐然。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长沙的脚步没有停留在领跑中西部。

  “上市企业是一个城市发展活力的具体体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在今年3月召开的企业上市工作座谈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提出了新要求。

  当月,长沙出台企业上市“百舸争流”计划,提出到2020年上市公司达到100家的目标。这意味着不到3年时间要新增33家上市公司。长沙的底气从何而来?近日,记者走访市金融办和多家上市、拟上市企业,感受到了长沙资本市场发展的澎湃动力。

   突飞猛进,资本市场崛起长沙力量

  3月26日,随着上交所的一声钟响,湖南盐业正式登陆A股市场。这只“盐改第一股”成为今年长沙上市企业的排头兵。两个月后,作为湖南最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长沙银行IPO成功过会,成为湖南首家A股上市银行,湘股力量再上台阶。

  1993年12月20日,湘企首次亮相A股,湘中意、湘火炬同时登陆深交所。25年后,湖南登陆A股的企业已经突破100家,其中一半以上在长沙诞生。

  Wind资讯最新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达到61家的长沙,在中西部省会中已坐稳第一把交椅。超过武汉8家(53家)、合肥16家(45家),甚至比天津和重庆(同为51家)还多10家。

  据市金融办统计,截至6月末,长沙上市公司累计达到67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累计达到139家,湖南股交所标准板挂牌公司累计达到67家。

  2017年2月8日,湘股盐津铺子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上市后,企业影响力迅速扩大,不少消费者‘路转粉’,还有股民朋友和消费者身份相互转换。”盐津铺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专款专用,用于生产基地建设、营销网络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食品安全研究与检测建设,“在市场拓展、洽谈优质供应商、引进高端人才等方面,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企业驶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内修于心,政策扶持+点对点服务

  在今年3月召开的企业上市工作座谈会上,胡衡华表示:“长沙将全力以赴支持本土企业加快培育上市,加强引导、优化环境,全力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上市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2018年第一次企业上市(挂牌)联席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胡忠雄提出:“为拟上市(挂牌)企业提供一站式、包容式、代办式服务。

  去年6月,长沙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资本市场的若干意见》,从支持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做优做强等六大方面,提出具体扶持措施,支持力度大,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针对性,完善了长沙资本市场发展的顶层设计。

  “这个意见中,除了对上市企业的资金扶持,我们还加入了一些财务方面的前置条件,”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举例,对于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当年净利润为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才可给予20万元的持续督导费补助,且补助年度累计不超过3年,“这样调整也是为了让企业明白,上市、挂牌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健康发展的方式。

  此外,在对拟上市企业的激励机制上,政策也有创新,如市级财政对进入首发上市程序的企业实行分三阶段补助,“辅导备案补助100万元,申报材料受理后补助50万元,通过审核上市再补50万元,基本能覆盖企业上市支付给中介的前期费用,减轻企业前期垫付的资金压力。”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政策给力,今年长沙还建立起企业上市挂牌联席会议和绿色通道制度,研究、审议企业上市“一事一议”相关问题,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破除瓶颈。

  今年3月举行的联席会议上,发改、规划、工商、海关等24家职能部门参加,14家拟上市企业提出了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某医药企业提出,由于企业注册地转移,需要尽快办理工商登记转出与税务注销手续。针对这一问题,市工商局承诺3个工作日以内完成注销,市国税局承诺1个工作日办结。“困扰良久的问题能够通过现场沟通,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效率真给力!”当天会上提出的30多项困难,得到了一站式受理,这让与会企业对上市信心十足。

   外修于行,鼓励企业赴港上市

  内修发力的同时,对外合作上长沙步伐也快人一步。2016年、2017年,市委常委、副市长付胜华带队拜会了上海、深圳、香港三大证券交易所。从2016年8月开始,三大交易所相继派员来长沙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对象起初面向长沙市,各个区县(市)企业均可参加,到后来范围扩展到长株潭城市群,株洲、湘潭的企业也可以参加,每次参加的企业数量从400家到600家不等。

  2018年长沙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境内和境外上市并重策略”。1月15日,付胜华带领长沙市一批环保节能、生物医药企业赴港交所拜访交流,这是港交所推出上市新政后,内地政府带队的第一个上市交流团。短短几个月后,香港交易所与长沙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这是香港交易所首次与内地省会城市签署合作协议。

  “近期长沙还将与上交所签约,加上已经达成合作的深交所、港交所,三大交易所都会成为长沙资本市场发展的坚强后盾。”市金融办党组书记、主任李晓斌表示。

  作为内陆城市的长沙,为何如此看重境外资本市场?“长沙的67家上市公司,只有6家在境外上市,结构上不均衡。”付胜华表示,以前很多企业不愿去香港上市,因为估值达不到预期,这两年估值上来了,再加上港交所出台新规,对企业有利好,“所以有主观愿望,也有客观需要,而且条件成熟。

  长沙拥有一大批优质的生物科技企业,他们上市的意愿非常强烈。湖南赛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董秘李德军介绍,“港交所新规出台那天,我们守在单位会议室等消息,消息发布后马上连夜开会,研究生物科技板块新政细则。”李德军坦言,对于生物科技公司来说,前期科研周期很长,投入非常大,盈利需要很长时间,所以亏损面较大,如果按照一般企业需要盈利的标准,登陆A股存在诸多障碍。但港交所新规出台后,“尚未盈利”不再成为门槛,这也就给生物科技板块的企业带来机遇。

  “这些年来,长沙成为中部崛起的领军力量,我们非常关注,也到长沙开展了一些金融服务。这得到了长沙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未来我们双方会进一步加强信息互通,加强政策对接、业务培训,形成企业上市交流合作常态化机制,共同为资本市场发展贡献力量。”在5月举办的长沙企业赴港上市对接会上,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毛志荣向长沙企业发出了诚挚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