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望城坡:回家路上的客运站华丽转身
望城坡•客运站•回家路
要写长沙望城坡的变迁,就不得不提汽车西站。正是由于这个大型客运站场的迁入和发展,让望城坡华丽转身,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一部分。
一 、春运现场:公路客流波澜不惊
农历正月初八,处于春运期间的河西交通枢纽车水马龙,忙而不乱。
当天上午,记者在硬件设施几可与机场媲美的站场里面看到,安检机前自动售票机、网络取票机前几乎不需要排队,售票窗口前队伍也不长,秩序井然。
度过大年三十和初一的低谷期后,这些天汽车西站对外发送的客流量稳定在1.3万到1.5万人之间。正月初八全天发送旅客1.42万人,客流量可谓波澜不惊。
相比往年,公路客班车客运量明显减少。汽车西站副站长杨效分析,由于高铁和长株潭城际列车的便捷,私家车大量增加,以及政府部门对长途客运安全的严格保障措施等原因,分流了一部分公路旅客。到2020年,所有的卧铺客班车都将取消,眼下也只减不增。
何女士和她先生分别在汽车西站和黎托高速汽车客运站工作,以往春运两口子几乎天天加班,到晚上九点十点是常有的事情。今年很少加班,每天五点来钟就正常下班了。
在发车区,一位司机告诉记者,这几天他的车去澧县一般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上座率。
为应对客流变化的新情况,公路运输企业纷纷采取挖潜堵漏增效措施,交通综合枢纽的商业开发就是其中之一。而这,正是望城坡这些年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动因。
二、城市变迁:望城坡不再“望城”
望城坡曾是一座巨大的城中村,简陋破败、人烟稀少,居民靠着人均不到0.7亩的耕地生活。
所有改变始于1995年1月,从溁湾镇搬迁至望城坡的长沙西站正式运营,湘西北的人气源源不断地由此进入长沙。
(原汽车西站图。)
17年后,投资近30亿、具备国内最先进智能交通系统的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工。2014年4月长沙地铁2号线通至望城坡,标志着望城坡进入全新的综合枢纽时代。
交通枢纽的重大磁场以及毗邻梅溪湖国际新城的优势,吸引达美D6区、长房时代城、中一九骏、长沙西中心等项目纷纷加码望城坡商圈。如今,驾车沿西二环北上,经过梅溪湖,可以看到昔日的望城坡已渐蝶变成湘江西岸的枢纽新城,不再“望城”。
人气增旺、经济腾飞的同时,望城坡街道改革社会治理模式,以抓“整合”为目标,形成东、南、西、北分片模式管理,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从去年年初起,历经一年的时间,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由政府买单,望城坡街道大部分地区都可以免费上网。记者在街道政务服务大厅看到,有人在免费上网的条码前拿出手机。
(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夜景。)
三、琐忆:进城路与回家路
记者老家在益阳,对于汽车西站、望城坡乃至从西站进城的枫林路多了一份温暖的记忆。
1984年以前,记者和妈妈在益阳一个叫新桥河的小镇生活、学习和工作,父亲在长沙。往返益阳,在西站坐车或者抵达几乎是唯一的方式。
那时候从益阳到长沙,客班车要跑两三个小时。没有高速公路,比乡间石头泥巴公路好一点的是“柏油路”,一到夏天炎热时,太阳晒得油汪汪的,踩上去简直粘脚,轮胎驶过要发出沙沙的杂音。
现在的枫林路,铺设的是高质量的改性沥青,宽敞、整洁,交通标志规范,信号灯齐备,和过去比叫“鸟枪换炮”。特别是地铁站在路上的出现,让长沙现代大都市的气质更加具象化。
道路两旁的西湖渔场、农舍,现在变成了环境优美的西湖公园和各具特色的住宅小区。山和水都还在,只是经过了巧妙的修饰。
在长沙河西,青山绿水到处可见,见证着这座城市“山水洲城”的特色——如果全部换成水泥钢筋的森林,不见一点绿色,恐怕也不能叫“宜居”吧?
那个时候,从枫林路转到溁湾镇,过了橘子洲大桥上五一路,再由建湘路(现在的芙蓉中路)抵达唐家巷,一条小路走进去不久就到家门口了。这一带,老房子也成了历史,被高档写字楼所包围。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感觉跟这座城市有距离。而实际上,每个人都被历史的洪流裹挟向前。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在一个城市生活,总会和这座城市相互改变。要紧的,是找到心灵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