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进行功能分区,探索有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
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发展使星沙商业区彰显出大气磅礴。资料图片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3月6日讯(记者 陈登辉)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地带、全国18 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长沙县不断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长沙特点的发展道路。
2008年,长沙县提出“南工北农、一县两区、分类指导”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思路,力求用1%的土地生产90%的社会财富,99%的土地用来保护生态等资源。从此长沙县步入发展快车道,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部分区域人口密度过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矛盾日益显现。如何破解“脚大鞋子小”、“桌子底下放风筝”的困境?长沙县选择将“南工北农”的发展战略升华成为根据各自资源禀赋、区位条件,更具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功能分区”战略。
去年,湖南省发改委作出批复,同意《长沙县功能分区体制机制创新实施规划(2013—2020)》,功能分区的建设也正式进入实际运作层面。
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写到,通过“星沙产业基地及春华片区、环松雅湖片区、星沙城北及毛塘片区、干杉及江背大众汽车产业配套园、长沙空港城及黄花综合保税区、黄兴会展区及市场群、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功能组团”进入集约优势、集聚发力的“板块经济时代”。报告还提出,要“适时优化南工北农发展战略,以城乡融合加快推动县域北部发展。”
明年即是“十三五”的元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战略转型成为必然选择。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的要求,长沙县在实施功能分区战略中,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功能区建设的强大动力,构建系统完整的功能区管理制度体系;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划分功能区域,明确与各功能区域相适应的政策导向;着眼于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按照“综合配套改革创新区、中部崛起战略增长极、转型升级发展样板区、空间科学开发先导区”的战略定位,长沙县将县域国土空间划分为了五大功能区,从而改变原来镇街各自为营的格局。这五大功能区分别是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临空经济区、星沙松雅湖商务区、黄兴会展经济区、长沙现代农业区(长沙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相较以前的“南工北农、一县两区”,此次的功能区划分布局更加清晰,各区定位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各功能区的空间结构更加优化,利用率明显提高,土地利用更趋节约;更有利于平衡各功能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
[编辑:彭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