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虹桥镇 “鸡鸣三省”的浪漫和诗意之地
蒋介石题词
清代民居
大山村云雾茶园一角
在湖南平江,几乎所有地名都蕴含着神奇的传说或者文人情愫,而要讲到浪漫和诗意之地,非地处平江县东北、号称“鸡鸣三省”的“虹桥镇”莫属。“虹桥”之名的来历已无可考,但其名字总是让人联想到“多彩与希望”。
10月8日,我们带着强烈的探秘心理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汽车在弯曲的山村公路上行驶,满目青翠欲滴,绿酽酽的山峦似乎触手可及,公路下或一抹清泉、或溪流潺潺,显得清爽而静谧。而这,仅仅是虹桥的魅力所在吗?显然不是。
■记者 袁礼成 苏滨
思古之幽情
刚进入虹桥镇境内,便来到了桃霞村,此地便是平江老八景之一,被誉为“桃洞朝霞”。据称,在合适的气候条件下,晨雾流涌沿江而上,绕于青山绿水间,颇为美丽壮观。
在桃霞村尽头,有一处声名显赫的景观,叫“仙人桥”,建于峭壁之上,既无桥基,亦无石缝,毫不逊色于“赵洲桥”。相传很久以前当地有一妇女,欲用几十年开茶坊的积蓄建一座桥通往山外,但苦于当时无能工巧匠胜任,为此日夜忧虑,竟然感动神仙,一夜之间建成。现在由于公路改道,“仙人桥”已不再使用,桥面也是杂草丛生,但屹立于此的仙人桥仍然昭示着虹桥人的智慧、勇敢、善良。
在虹桥,依托传说而存在的文人景观还有“天井山”。据称,有“江南独秀”之称的天井山,古有吕洞宾云游天井山的传说,至今仍有吕洞宾升天时踏石留下的脚印。
而另一处文化遗址,“普济庵”,相传始建于汉代,当年有高僧见幕阜山气脉浑厚,气势恢弘,以黄龙为首(黄龙山),凤凰为足(凤凰山),其中峰回路转,视为南禅福地,和同在仁义村的“青阳宫”遥相呼应,同时成为道教文化圣地。
与上述神奇传说不同的是,地处平安村的清代民居“冠军大屋”却是一道鲜活的民间建筑传奇标本。据介绍,这座占地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古屋,建于乾隆三十六年,系国学生李冠军所建,房子上下四栋四横厅两学堂三私厅,共有房间90几间,天井二十几只。
整个古屋坐北朝南,采用磨光青砖砌筑,青瓦盖顶,青石铺底,包括主房、书房、厨房、戏楼、仓库等各式用房,厅与厅之间由木雕帏栏隔开,至今仍能感受到昔日雕刻的古朴精致。屋内“晴不暴晒、雨不湿鞋”的巧妙设计更是令人惊叹。
无论是神迹赫然的仙人桥、天井山,还是道法自然地“普济庵”、“青阳宫”,还有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冠军大屋”,都彰显了虹桥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人景观。在传统文化回归的今天,它必将成为人们追诉道德力量和文人情怀的梦之地。
血色的记忆
到了虹桥镇,不能不去“天岳关”,天岳关名由清咸丰年间平江才子李元度亲笔提写。现仍嵌于石拱门之上,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此关因地势险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杨幺和南宋朝廷的军队、朱元璋和陈有谅、太平军和满清、北伐军和军阀均在此激战过。
在这黄龙显圣、凤凰折翅之地,历史再次演绎了不屈的民族精神。1939年,92师某部将士为阻击日寇进攻长沙,在此殊死搏斗两昼夜后,全部阵亡。为纪念抗战阵亡的将士,该师师长梁汉明于1939年5月,用补发的8个月军饷,征集工匠百余人,历时8个半月,在天岳关建墓勒石,以旌忠烈。至今仍保存着蒋介石、薛岳、李仙洲亲笔书写的“气壮山河”、“人类之光”、“浩气长存”的题词。血写的历史,警醒着后人,石雕的记忆,永远不会风化。
驻足于此,我们无暇领略它的原始生态、天然地貌、奇峰异石。只想追思这斑驳的历史岁月中,它无处不在的民族精气神。
天岳巍巍,汨水绵绵,虹桥人无不兼具山的刚毅和水的柔情。而其勇敢和血性的特质莫不是从这些历史的浸淫中沐浴而来。造就了无数虹桥人走出大山,成为社会精英和经济建设的弄潮儿。
生态即时尚
在与虹桥镇主要负责人的交谈中,“生态”是提得最多的词汇之一。
该镇党委书记黎秋桂介绍,虹桥镇属高山气候,自然环境优势明显,民俗民风厚重,人文和自然景观众多,且是平江目前少有的未被工业污染的净土之一。目前全镇上下统一思想,改变政绩观,绝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因此红色生态旅游和原生态农业产业开发现在正作为虹桥镇经济发展突破的两大主打产业。
由此可见,虹桥镇的产业规划非常清晰。构建一条由文人景点和名山组成的旅游链条,成为已经是平江旅游热点的“石牛寨”的重要旅游交汇带。无疑,由天岳关、普济庵、青阳宫、冠军大屋、仙人桥等组成的旅游珍珠链,将会是虹桥镇旅游开发的梦幻组合,成为人们探秘、修身的最佳旅游线路。而原生态的休闲度假却是人们日益热衷的“无景点旅游”的有益补充。
在污染困扰的年代,生态就是时尚。镇长陈志军说,优美的生态环境正成为奢侈品,我们期待有识之士能把虹桥的旅游资源开发出来,使它们散发出应有的光辉,成为幕阜山麓的又一处旅游胜地。
虹桥,正在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建设着不可复制的魅力,生态牌已经被镇党委政府提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这种与环境友好的手法必将让虹桥这块美丽的土地散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借东风惠民
由于偏居一隅,交通不便,且农民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等、靠、要思想严重,少数党员干部精神不振、工作热情不高,虹桥一度发展相对滞后。
近两年来,虹桥镇党委政府顺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狠抓干部作风队伍建设,把“忧民、急民、富民”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干部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一个个项目上马,一桩桩实事落实,令虹桥形象焕然一新,老百姓更是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
“近两年来,由于我们狠抓队伍建设、生态建设、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虹桥镇确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镇长陈志军谈到一些实事项目,如数家珍:
投资2千万完成长庆、洞口等10个村的土地平整项目;
投资1500万元对虹桥河进行综合治理;
陆续投入3千万对辖区内平江十中、胡筠学校、平安小学进行改造;
投入100万元改造虹桥老桥;
投资8千万建设金桥街和2万平方米的商业区;
改造棚户区100套;
总投资1300万元在向阳村、毛源、仁义三地建设生态移民安置区;
在2014年工作动员大会上,镇党委书记黎秋桂这样勉励全镇党员干部: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同样要看到差距,不以总体代替局部,不以指标数值代替群众感受,努力建成一个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真正的小康生活。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乘改革之风,启小康大道,努力描绘虹桥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