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碳出效益 湖南碳排放交易市场有望明年开市交易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叔红[中]、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局长小西步[右]共同为宁乡金州低碳产业孵化园授牌。)
(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周震虹表示,要用经济利益驱动排放单位应用低碳技术。)
红网长沙3月25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刘玉先)在碳排放交易制度上,湖南已在稳步推进交易制度的各项基础工作,争取为明年开市交易做好各项准备。
为进一步落实湖南与亚行共同推动低碳技术融资与推广工作,今天,湖南省低碳技术融资与推广机制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叔红等领导出席研讨会。
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周震虹表示,促进低碳技术推广关键在于培育排放单位应用低碳技术减排的内生动力。建立“减碳出效益”的市场机制,用经济利益驱动排放单位应用低碳技术。
温室气体报告 湖南三成企事业单位不理睬
“当今世界正开始步入低碳发展的新时代,但目前在中国,市场主体或者说碳排放单位应用低碳技术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的内生动力远未形成。”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周震虹认为,主要原因是认识不深、多排无责以及减碳无利。
企业技术改造大多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为减少碳排放而主动应用低碳技术的单位少之又少。周震虹介绍,去年湖南开展重大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报告工作,多次获国家层面的表扬,而即便是国家的“模范生”,在1225家应报企业中也只有870家上报,30%的企事业单位不理不睬。
目前,碳排放单位在碳排放上,完全由企业决定,除国家的几个试点城市外,政府没有限制性规定。有的单位排放不仅任性随意,而且排了多少自己也没数。同时,部分单位认为排多排少是自己的事,不喜欢政府管理,对要求公开的数据,基本态度是不理不睬。
周震虹表示,作为市场主体,排放单位的首要目标是利益最大化。但应用低碳技术,一般来说短期内难以看到直接效益,而且还可能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增加经营风险,目前能兼顾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低碳技术少,如果经济效益没有乐观预期,资金的投入会带来成本的增加,直接影响生产经营和长远发展;影响竞争力,由于同类企业排放没有硬约束,应用低碳技术的单位投入多,已形成的竞争力有可能相对削弱。
湖南碳排放交易市场明年有望运行
面对这些问题,政府部门该如何促进低碳技术的推广?对此,周震虹表示,关键在于培育排放单位应用低碳技术减排的内生动力。
具体到操作层面,周震虹建议,建立“减碳出效益”的市场机制,用经济利益驱动排放单位应用低碳技术。希望国家在总结北京、上海等已有试点省市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目前在碳排放交易制度上,湖南已在稳步推进交易制度的各项基础工作,争取为明年开市交易做好各项准备。”周震虹介绍。
在培育低碳技术推广的内生动力方面,周震虹还建议,国家应通过立法,建立以碳排放总量控制为基础,碳排放权交易为核心的低碳发展制度框架,通过限制排放总量倒逼排放单位应用低碳技术,进行减碳改造。同时向社会公开主要排放单位排放情况和排名顺序,用舆论力量倒逼排放单位应用低碳技术。
同时,政府可针对社会、环境效益突出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低碳技术,出台一套遴选和扶持的政策措施,并增强在信息、融资、市场等领域服务能力,为低碳技术推广创造更为优质的服务。
目前,湖南正在与亚行合作,争取做好“四个一”工作,即研究建立一套政府遴选和扶持低碳技术的政策措施、一支低碳技术创新引导基金、一个低碳技术交易服务平台、一个低碳产业专业化孵化园(宁乡金州低碳产业孵化园)。
相关链接:
碳排放交易(简称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