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半盲童盼找盲童班 用书声帮他掀开眼前的帘

21.04.2016  11:28

  每到天晴,浚仔就会跟着同村的孩子去家附近的足球场玩。因为看不见,他会躺在草地上晒晒太阳,打打滚。 受访者供图

  7岁半的浚仔(化名)从来就没有看到过太阳升起,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模样。然而,在妈妈胡琴的呵护下,他仍快乐地成长着。

  “他看不见,不能踢球,就躺在草地上滚来滚去。”4月20日,胡琴指着一张浚仔躺在足球场的照片说,今年家旁边新建了一所职校,每到天晴,浚仔就会跟着同村的孩子去学校足球场玩。

  看着儿子在草地上惬意地晒太阳,胡琴却有自己的心事。

  “如果还不送他(浚仔)读书,怕他长大后会埋怨我。”胡琴说,一年前她就在准备儿子上学的事,但去岳阳市的特殊教育学校一问,得知该校并未开设盲童班。胡琴托人去武汉盲校打听,对方表示“不招收外地生源”。后来打听到长沙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招收盲童,胡琴赶紧托人联系,却被告知早过了招生截止日期。

  就这样耽误了一年,胡琴心里很愧疚。她说,自那以后,自己一直在留意长沙这所特殊教育学校的招生信息。“说今年6月份又会招生。”胡琴说,因怕误了报名日期,4月19日上午她一个人来了长沙,并辗转找到了这所学校。

  令胡琴失望的是,她连学校的门都没进得去,“保安拦住我,说学生正在上课”。随后,胡琴向一名走出学校的老师打听,对方给了她一个校方的联系方式。向学校咨询后,胡琴心里一凉:“(学校)说要有父母在长沙的房产证明,还要提供进城务工的证明。”她说,自己一直在家专职带孩子,丈夫目前靠借钱买了台挖机在工地赚钱,学校的这些条件,她一个也达不到。

  “看医生就花了二三十万,家里早没钱了,更不要说在长沙买房了。”胡琴说,浚仔出生一个月时检查还正常,从第二个月起眼睛就出现了异常,“说是视神经萎缩。”胡琴说,她抱着儿子前往长沙、上海和北京等地的大医院检查。直到浚仔一岁多,北京协和医院确诊“没办法治疗”,她最终接受儿子双目失明的现实。

  “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尽到做妈妈的责任。”胡琴说,虽然儿子的眼睛已无治愈的希望,但他的身体和其他方面与普通孩子并没有什么两样,“眼看孩子已经过了入学年龄,如果再不送他去读书,那就是我荒废了孩子的一生。”记者吴和健

  岳阳市教育局:可以安排送教上门

  20 日下午,潇湘晨报记者联系了岳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公室负责人周主任。他介绍,该校目前没有开设盲童班,也没有条件接收像浚仔一样的适龄入学儿童。“失明儿童是特殊孩子中的特殊情况。”周主任称,学校如果要开设专门的盲童班,不仅要重新建设符合失明儿童学习生活的教学和配套设施,还要重新招收教授盲文的老师,但目前学校在这两方面都不具备条件。

  周主任解释,如果开设盲童班,可能至少要配备三名以上老师,随着相关课程的设置以及各年级的差别,后期还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投入太大”。另一方面,由于本地区失明儿童数量并不多,开班后也可能造成资源闲置。

  随后,记者联系了岳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何科长表示,目前全市范围内确实还没有一所学校可以接收失明儿童。不过,何科长表示,达到适龄入学条件的失明儿童应当接受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可以去普通学校跟读,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安排送教上门服务。”何科长称,家长可以直接到岳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办公室办理相关手续,工作人员将妥善安排。

  不能满足残疾学生就读需求,由教育部门协调

  根据《湖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的要求,到2016年,各市州中心特殊教育学校要建设成招收视障、听障、智障三类残疾学生的综合性学校,鼓励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增加招生类别,鼓励特殊教育学校跨区域招生。区域内未设特殊教育学校,或设有特殊教育学校但在类别上不能满足残疾学生就读需求的,由当地教育部门协调,安排残疾学生到其他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其生均经费及学生生活补助按照相关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向提供服务学校支付。